閱讀筆記:《personal nutrition》第一章第一節營養素

s

shunyi yeung

2022年1月18日

就是這本書,有興趣一起看!
就是這本書,有興趣一起看!

          在營養學的角度,食物也就是可以通過科學語言描述的物體。把食物拆開來看,它是由不同的化學物質組成的物質。肉就是肉的組成肉的化學物質組成的東西,蔬菜就是組成蔬菜的化學物質。從這個角度來看,地上的沙粒是否能稱之為食物呢?它也有具有組成它的化學物質,但我們並不會把它稱之為食物。那是什麼讓我們稱特定的物質為食物呢?

         食物是由營養素組成的物質。營養素具有以下特徵,一能維持身體機能,二能修補組織,三促進生長。已知身體所需的必需營養素(essential nutrience)有四十多種。必需營養素是指身體不能自行合成的營養素,這也是我們每天都要吃飯的原因。

         如果化學的角度分析食物的話,我們有特殊的名字去形容被身體利用的化學物質。其中,最常被談論的就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很重要,要唸三遍)。它們有很多功用,比如組建不同食物的型態外觀,食物能量,以至於食物口感。可能在過往,大家常常聽的都是這個食物肥不肥,蛋白質多不多,容不容易升血糖之類的,主要都是因為這三種物質在作怪。

         但對食物有更深刻的認識,我們也必須更仔細地了解為什麼這個食物的熱量和別的食物不同,為什麼這個食物更“健康”。

          試想想,為什麼同樣大小的榴蓮和蘋果的熱量會差距這麼大。這是因為組成它們的物質的含量不一樣,特別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蘋果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相對要少一些,它所提供能量的部分的物質更少一些。這樣我們就理解了為什麼水果具有熱量的差距。但蘋果沈甸甸的,榴蓮反而手感更輕,感覺蘋果裡面還有更多東西呀?蘋果確實還含有很多東西。讓蘋果手感飽滿而且沈甸甸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大量的水分。

        食物中提供能量的物質的三大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這些能提供熱量的物質都能進行燃燒,在我們體內也進行著呼吸作用(幾乎是迷你版的燃燒,冬天我們能維持36度多的體溫也是靠著這個作用。最近中醫學到氣的概念,呼吸作用說不定就是氣的一個體現,因為氣絕人就絕了,呼吸作用停了我們也該大去了。)所以食物提供的能量是我們物理生活的燃料,精神生活的開端。

         近幾年開始出現一個新的理論,推薦大家吃能看見“原型”的食物。我個人也是比較信服的,原因剛好和不能提供能量的營養素有關。剛才提到營養素三大頭,現在來說說比較腳踏實地的營養素,他們就是水,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

        為什麼說能看見“原型”的食物比較健康,是因為它們的“營養密度”(nutrience dense)通常都更高。 “營養密度”就是指營養素的在食物內的豐富程度有多少,不僅限於提到的七種,還包括對身體有益的功能營養素(functional nutrience)。比如相同熱量的紫薯和紫薯粉,原本的紫薯含有的營養種類和含量都更多,例如更多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水分也會更多。而相比之下,紫薯粉的營養的種類不僅更少,維生素,礦物質和一些抗氧化物的含量也會在加工過程中減少,其中,更讓原本豐富的纖維素變得缺乏。如果長期只吃“加工”或者“精煉”的食物,我們對這些不提供能量的營養素的積累就會少很多,很多陰性的“營養缺乏症”就會出現,最常見的就是“缺鐵性貧血”。(相信大家知道純度越高的金子越值錢,食物的營養同理,營養密度越高,對健康越好。)

        先來講講維生素。維生素在身體內不提供能量,但對身體機能運行至關重要(它們是化學反應的必須品)。營養學的開端可以說是維生素帶起的。(19世紀時,在水手身上發現壞血症,進而發現了維生素C對身體的影響才逐漸興起的學科)。一旦缺乏某種維生素,立即就會罹患“維生素缺乏症”,這種病只要通過補充相應維生素就可以痊癒。但在近代的發達地區,營養缺乏症可以說是絕跡了。維生素不僅可以維持身體新陳代謝,對身體也起保護作用。有的維生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劑,比如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的抗氧化功能能防止身體細胞過早衰老,也能間接增強身體抵抗力。維生素具有促進細胞生長,維持身體代謝的功能,它還能間接修補身體組織(等同於營養素的三大功能)。

        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功能很相像,區別在於它們是否是有機物。礦物質也具有促進細胞生長,維持身體代謝和修補身體組織的功能。我們聽得最多大概就是鈣了,鈣對骨骼的。有的礦物質也是身體的抗氧化劑,例如:硒。

       礦物質有的需求比較大,有的需求比較小。常聽的鈣,鈉,鉀和鎂都是主要維生素(major minerals),我們需要但比較少聽的還有有氯(對,游泳池的那個同一種元素),磷(我小學聽老師說,過去鄉下夏天的晚上會見到鬼火。這些鬼火就是死人身體裡的磷點燃了),硫(我以為它有毒呢,泡溫泉不是說不能放太多硫磺嗎?)。不過放心,它們在我們身上存在的形態是安全的(除了過量,所謂物極必反)。剩下的還有微量元素(trace minerals),這個群體裡的明星就是鐵,碘和鋅了。別的還有銅,氟,硒,鉻,鉬和錳(感覺都像毒藥。開玩笑)。

        剩下的還有水和纖維素。水的重要性很多人都能理解,離開了水我們通常最多生存三天(有的小動物能存活時間更短)。它的功能比我們想像中都要多,不僅提供物質交換的場所,化學反應的場所,也是很多食物和動物維持型態的物質(想想新鮮水果和水果乾),水甚至能起到維持溫度的作用(水的比熱容很大,相對其他物質更能存熱)。水作為營養素的時候甚至對減肥也起到幫助,很多低熱量的食物都含高水份,讓我們更容易產生飽腹感,同時不攝入過多熱量。

        纖維素是其中最具爭議的營養素,有時不被歸為營養素。纖維素和碳水化合物本是同根(他們的化學結構十分相似,組成元素也幾乎相同),但纖維素不能被身體消化。它主要存在於蔬菜和水果裡。在消化道裡的時候,它們像清潔球,能附著金屬元素,也能吸引一些脂質,最後排除身體。最近的研究都對它十分重視,因為它和大腸癌很相關,吃足夠多的纖維素的人罹患大腸癌的概率明顯減少。因為這個原因,有的營養學家也把纖維素列為營養素之一,它對維持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歸納一下重點,營養素可分為大致七類,其中有能供能的(三大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和不能供能的營養素(四才子:維生素,礦物質,水和纖維素。因為它們很低調又有用。)。它們促進身體生長,維持身體代謝和修補受損組織。這些也是我們每一天接觸的東西,下次見到它們記得和它們打聲招呼,感謝我們擁有豐盛的食物。


 

© 本文由作者【shunyi yeung】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