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90後其實最易管理

半宅職薯
2021年10月3日
今天我想為一眾90後來一個平反。
職場上對90後普遍的評價是「唔捱得」、「唔肯搏」、「唔識分莊閒尊卑」。但就我對90後的認識,以上的評價有點過份誇張。
其實問題核心在於溝通演繹方式。一般來說,90後比70後來得更加坦率,但這也正正是所有誤會的根源。
舉一個例子,如果有兩個員工:一位是70後,另一位是90後,大家都對某件工作不太熟悉,當上司問:「呢樣嘢你做唔做得掂呀?」
70後會答:「掂!完全冇問題!」(其實是假裝的)
90後會答:「唔係咁掂,可唔可以教下我?」(這是真心話)
在這情況下,70後的工作表現更加難管理,因為料子不足又要逞強的結果通常是搞出一個大頭佛,要上司去執手尾,相比起花時間教曉一個90後更加難搞。
另一個例子,如果有一件工作,70後和90後兩位員工都不太喜歡做,當上司問:「你接咗呢個task好嗎?」
70後會答:「梗係冇問題啦!」(其實心裡是無可奈何地接受)
90後會答:「今次ok嘅,但下次可唔可以搵第二個輪流做呀?」(這是真心說話)
大家可以想像得到,勉強接受差事的70後難免會在同事之間「放負」,說什麼:「其實老細一早就諗住叫我做,又假民主問我好唔好,扮曬嘢!」而老細也會被這位70後假裝的反應誤導,往後繼續安排他接類似的差事,於是這位70後又繼續在背後「放負」,上司與下屬之間的對立由此起。反觀90後的率真回答,雖然未必「啱聽」,但卻可以令上司準確掌握到下屬的感受,往後作更加適當的安排。
再舉多一個例子,如果上司問:「你而家有冇嘢做呀?」
70後會答:「而家手頭上做緊A、B、C三樣嘢呀!」(其實三件工作都不急的,這樣說只想顯示自己很忙碌,不要再給他工作)
90後會答:「無嘢做呀。」(其實意思是除了手頭上不趕急的工作之外沒有其他工作,可以隨時接受新task)
無奈在上司耳中,總會覺得那位出口術的70後十分勤力,與90後所說的「無嘢做呀。」造成強烈對比,更加會誤會他正在明目張膽地偷懶。
最後我不得不提的是學歷方面,我們不應套用五、六十年代的標準-只有尖子才能夠考上大學。那個時代的大學生是天之驕子,所以要以天價才能夠聘請回來的。但現在的90後即使是成績中等,只要不放棄最終也能讀一個學位回來,然後擔當一些本來只需中學生便勝任的工作,最後做出超越中學生的水準。 其實作為老細上司的,最重要的是調節自己的心態,接納不同的溝通演繹方式。懂得適當地放下身段,聆聽年輕人的說話,其實他們比你想像中更易管理,也能做出更大貢獻。
© 本文由作者【半宅職薯】創作刊登,原文刊登於半宅職薯研習所,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