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用一顆眼球寫作🌿

飛火流螢
2021年12月16日
🌿用一顆眼球寫作🌿
有時候,讀書是一種撿便宜的行為。閱讀學養俱佳之作者撰寫的書,有很高的機率,會讓你寄情於文字海的同時,經由作者的引用,讓你發現一本你在現實世界少有機會遇見但啟發性高的書,例如《潛水鐘與蝴蝶》,就是我在平路書寫的《間隙》中,爬文發現的瑰寶。
《潛水鐘與蝴蝶》講述的是知名雜誌《ELLE》總編輯尚.多名尼克.鮑比的親生經歷。鮑比因中風而成為閉鎖症候群患者,原本活耀在文壇上的業界翹楚,因無常來襲,只剩下一隻眼睛能夠動彈,但內在的他,和生病前的他,並無二致,一樣感性和幽默,一樣希望和他所能觸及到的所有人,產生互動。
可惜,在這個人走茶涼的現實社會裡,鮑比內在的熱情,總是被現實社會裡的冷默和不以為意給澆熄。例如,鮑比曾躺在醫院的床鋪上,用僅剩的視力觀看電視,巡房時,醫護人員進來病房,撂下一聲晚安,完全沒有留意到鮑比正在看電視,隨手關掉電視,頭也不回的就走了出去。
身為讀者,我們之所以能看見這一本用一顆眼球所寫成的書,要歸功於出版社對鮑比寫作能耐的賞識,在他全身上下,只剩下一顆眼球,能靠自己的自由意志控制時,出版社投入資金協助,讓鮑比能用眼球的運動,作出指示,一個字一個字完成《潛水鐘與蝴蝶》這本巨著,也讓平凡無病痛的一般民眾,得以經由鮑筆的文字,窺探身受疾病禁錮者無言又無奈的心聲。
在這本書中,鮑比寫著「大部分醫護人員從來沒想到要跨越門檻,試著了解我的求救信號。……總是悄悄把我忽略過去假裝沒看到我傳達的絕望訊息。」「能把不斷流進我嘴巴裡的口水順利嚥下去,我就會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
當我的目光,觸及到這幾行文字,原本對世間事,尚有絲絲不滿的我,突然覺得自己是個幸運又幸福的人。
我可以順利地把口水吞咽下去,雖然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不把我當一回事,甚至有人還很無禮的說我不過是個屁,但,這些生命當中不重要的人的無禮行為,壓根都不應該成為我生命中重要的事。因為鮑比的文字,人在福中不知福的我,才曉得要感謝身體無恙;感謝有人總在人生的路上,為我加油打氣;感恩重要的節慶,總有人會從遠方,遞送誠摯的祝福。
當筆者的筆尖,觸動了讀者的心尖,即便兩人素昧平生,一輩子也不可能會有面見的機會,但紙本上的特殊交會,激盪出的電光石火,讀者自身的經驗,融入對作者文字的透徹明白,形成了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之獨一無二的閱讀經驗。
詹姆斯.鮑德溫有言「你認為你的痛,你的心碎是前所未見,那麼閱讀是辦法......」
隨著年歲的增長,身邊原有的避風港,都移居到天國,愈來愈多人生的風與浪,要獨自面對,在現實的世界裡,愈是頑強的抵抗一切的不順遂,愈是會讓自己身心俱疲。
我認同詹姆斯的說法,當心有過不去的檻時,拋下一切,鑽進書堆,文字會是最好的陪伴,也是最好的聯繫,在泡文字浴的過程中,原本混沌的腦袋,總有靈光乍現,想出解方的時刻。
一顆眼球,都能寫出發人深省的感悟,好手好腳的我,怎能不惜福,珍惜光陰,好好閱讀與寫作。
© 本文由作者【飛火流螢】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