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來自信能自制?

海中地職人

海中地職人

2021年11月28日

Cover image

 

 

 

近日有兩則風化新聞,具警世意味,兩者有一些共通特質。其一是中學男教師非禮及強姦女學生,其二是七旬譚詠麟被指與年輕女歌迷發生親密關係,看他所屬公司牛頭不搭馬嘴的聲明令人更懷疑指控屬實。撇開性侵犯多涉及權力上下關係、女性該受保護等角度,本文只從個人自制力方面談論兩事。

 

師侵犯生一案中,(暫時案情可見於眾新聞:https://bit.ly/3nRatjo)犯人是一名三十七歲教師,犯案時已是成年的專業人士,並懂得保護服務對象(學生),亦知道師生間的禁忌、相處時的危機,可是最終由曖昧、聲稱相戀(至此未必構成問題),至做出多次侵犯行為,犯人有不少時間可以中止不當行為和傷害學生的關係,但最終只如現在所見。另一事件的主角譚詠麟高調號稱愛國,擔任選舉委員,理應跟從國家的路線,藝人肩負推動社會良好風氣的責任,本身已有兩個妻房,現在又與歌迷行周公之禮,即使遭人設局陷害,也要他自己願意才落入圈套。

 

設想一下,上述兩人由產生不軌念頭至確實行動,中間有無數機會制止自己。明知搞師生戀非常敏感,因為學生容易混淆仰慕和情愛,師生相戀也容易造成教師處事不公之類嫌疑;即使相戀,也不一定有肉體關係,明知雄性往往第五肢先行,為人師表對人該有這程度的理解,可避免與女學生獨處一室;成人還較有能耐搞地下情,要一個十幾歲少女對週圍所有人隱瞞就極難,只要有人知悉他們有戀情,就難免想像中間有否師生戀常見的惡事,教師也難逃法網。麟伯的處境即使不同,但逐個階段、逐個層次的考慮機會仍是存在的,我們自可對號入座,無謂細述一遍。

 

人除了有美善、超越自我的一面,有更多時候只依從動物本能行事,所謂「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與學生和擁躉親近曖昧,就自認不會受進一步誘惑;直至肉帛相見,又說服自己無第三人會知道。第一步已走錯,往後繼續水向低流,逐步衝落懸崖,在每一步對自己的自制力太有信心,也對自己犯錯有太大包容,認為可逃避代價,深信自己面對誘惑仍能忍耐,把持不住仍不會犯法,犯法仍不會被揭發。替自己層層包庇,處處維護。這些表現很普遍,很多商業犯罪由偷看客戶資料、與他人訂立共犯協議,賺取小便宜而起。沒有損人缺德,招致鋃鐺入獄,個人層面的例子有更多,明知身體不好,要早睡早起,卻總覺夜深才是自由時間,無聊影片一段接一段觀看,每段之間心裡說:「睇埋呢條我實瞓!」最終再抬頭時已差不多日出。形態相異,性質相同的,我們耳聞或親歷都不少,背後就是人容許自己接觸誘惑,逐次說服自己埋首於此,到泥足深陷時再想辦法開脫;或者最初已預知結果,甚至根本在逐步實現願望,代價出現時就想方設法逃避。

 

韓國電影《觀相》有一段主角來景的獨白︰「我只懂看面相,好像只見海浪;你懂看人,好像看得見海潮。」成人要成熟,要懂得觀人,觀人其中一個重要對象就是自己,瞧見自己意欲獲取的,也不過最表面的浪濤;察驗內裡的洋流,才明白自己的走向。任由孤帆隨波逐流,還心想不會觸礁,這種主觀意願真會改變現實?

 

©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