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做三十分鐘運動便會身體健康?一周三天的三十分鐘的重量訓練對健康更為有效!

Owen@taekwondowen

Owen@taekwondowen

2021年11月8日

Cover image

今天要討論身體健康的話,大多都是說多做運動注意飲食,然而,為甚麼做運動就會身體健康?又,事實上做運動是否真的會身體健康?那麼我們先要重新思考,健康是甚麼?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健康?

 

運動,自然就是身體活動,但是運動的種類多不勝數,郊遊遠足,游泳跑步,甚至瑜珈太極,都是運動,那麼,是否隨便一樣運動只要經常做,便能獲得身體健康呢?

 

首先要思考的是,甚麼是真正的健康?

 

健康的定義很多,筆者引用自己的文章曾經提及,「你的體力能夠應付你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之餘,還可以在休閒的時候享受活動,以及能夠有體力應付突發的情況等」。那麼,如果說閒時可以遊山玩水,上山下海,這不是在滿足健康的需求,而是達到了健康的結果。

 

所以,真正的問題是,人們是如何可以達到這一步?

 

關於身體肢體的活動,少不免涉及三大範疇,肌肉,骨骼,神經系統。只有肌肉的,身體不會動;只有骨骼,動作成不了;只有神經,基本上就是被困在肢體的靈魂。因此,要讓身體能夠有效活動,則要同步對這三個範疇直接針對地提升。

 

是的,人類會老化,肌肉會萎縮。然而,肌肉卻是一直可以成長的身體單位,只要持續給予適當的外來壓力刺激,身體便能持續生長肌肉,這是已經被驗證的科學結果,因此,在對抗老化的這件事上,人類可以做的,不是單純地等待退化的到來,而是可以主動地訓練身體以迎戰老化。

 

身體健康也是如此,在訓練的過程當中,身體會重覆地提升自身狀態,以應付外來刺激。要令身體持續地激活的話,定期地讓身體動固然重要。然而,普通的運動如果不觸及肌肉成長的門檻,那麼,退化始終都會到來,而且是在你不知不覺間出現。

 

比如說,即使是行山,如果你走的路越來越短,越來越平,即使是持續維持行山的習慣,但身體狀況顯然是在持續退化,這時候,最多人的反應是「因為年紀大了,所以行不了啊。」這是絕對的嗎?不!年紀大了,肌肉仍然可以針對地訓練,而提升運動表現,不過,在這情況下不是提升突破以往的成績,而是要提升突破退化的速度,才可以持續運動表現,也就是在年輕時一樣,走一樣的路程。

 

因此,要獲得身體健康,能夠在閒瑕之時持續遊玩喜愛的活動,是結果,卻不是方法。以結果驗證方法,就是不斷吃好的東西,卻從沒研究煮的方法,直到有一天,東西變得不好吃,卻不知道如何挽回昔日的美味。

 

既然知道身體健康的重點是身體,維持身體功能的重點是肌肉訓練,那麼,持續有效的肌肉訓練顯然比起一切運動來得準確。

 

運動,單純是運動,可以很快樂;訓練,是為了達成特定目的而做的運動,過程可能很痛苦,卻可以令你持續地快樂。

 

事實上,如果一星期能夠抽出三個不相連的日子,比如星期一三五,每次進行三十分鐘針對性的肌肉訓練,肌肉已經能夠充份地成長與維持,然後你的周未仍然可以玩樂,而遊玩的質素不但沒有下降,更可以讓你玩得更盡興。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