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埃及艷后如何利用香油作為手段嗎? —— 芳香療法的起源 西亞篇

Cover image

甚麼是芳香療法?

芳香療法(Aromatherapy),又稱香薰治療,故名思義「Aroma」是香氣,所以它是運用植物的花果、葉、莖等部位進行萃取,得出含有芳香分子的精油,配合植物油、純露使用,利用按摩、熏香等方式進入體內達致效果。當中的「Therapy」所指的治療是指達至平衡身心,藉此促進整體健康的一種療癒。

 

它在上一世紀晚期開始從歐洲盛行起來,再傳入亞洲,悄悄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長痘子時塗茶樹油、失眠用薰衣草擴香、呼吸道問題用尤加利…都是一些大眾常用的芳療智慧。然而,芳療文化的發展,據歷史記載,最早的記錄要追溯至西亞。

 

 

西元前4000年——蘇美爾文明: 芳香療法的雛型

蘇美爾文明是最早出現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南部文明,大約就是位於現今伊拉克南部。美國一支勘探隊在一次搜查中發現一些草藥處方的泥板,當中包括沒藥、鴉片等芳香植物,還記錄了制藥方法。雖然其沒有標明配方是對應哪種病症,但那可說是已發現的草藥記載中,最古老的一塊。

 

 

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泥板,現存於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博物館。

 

 

西元前3000至1500年 —— 古埃及文明: 殿定芳香療法的基礎

《埃伯斯紙草卷》中,則記載了埃及人用乳香、白松香等治療疾病,更提到乳香可治療哮喘、出血、喉嚨痛和嘔吐等。

除了治病,亦像世上所有古文明一樣,古埃及人有焚香的文化,例如古埃及神廟就經常焚香。早晨焚乳香作為對太陽神的獻祭、中午焚沒藥和下午焚奇斐給其他神祇。值得一提是,乳香被古埃及人認為是「上帝之汗」,可見暗示著箇中的神性。當縷縷升煙成為連接天堂的的道路,這些文化便在它們身上烙下了宗教、神話、靈魂的印記。現在我們每每嗅到這類型香氣,不少人也會聯想到西亞、中東,是富有民族色彩的氣味,這就是香氣為我們呈現的獨特性。

 

艾得芙神殿 (Temple of Edfu) 中,莎草紙文獻與石碑記載了埃及人以植物香料製成香膏、香粉、香油。當中主要用到的植物有洋茴香、雪松、絲柏、乳香、蓮花等等。神職人員會把一種獨特的油膏塗抹在屍體上,當作防腐之用,制成木乃伊。考古學家Dr. Jana Jone曾在木乃伊身上進行一連串實驗,梳理出褢屍布上的防腐成分,當中包括植物油、香脂類植物、植物膠和針葉樹樹脂和芳香植物萃取物,遏止微生物孳生。這個成分與塗在在屍體上的油膏成分也非常相似,證實了古埃及人使用芳香技術的精妙,這甚至與數千年後埃及人所使用的油膏也相近,可見所防腐的不只是物品,更是古老智慧,歷久不衰地傳承下來。

 

圖為法國學院派畫家傑洛姆作品《克麗奧佩脫拉與凱撒》(1866)

 

順帶一提是,埃及亦有著名的芳療養生代表 —— 埃及豔后 (克麗奧佩脫拉七世)。相傳她為了在沙漠惡劣環境中全方位地維持美貌,耗資巨資建立自己的花園,用裡面的植物去制作香油、香水和化妝品。這些化妝品用芳香植物萃取所制成,讓無時無刻頂著濃妝的她可不斷滋養肌膚,而且她喜愛用玫瑰香油和薰衣草香油浸浴,保養肌膚,因此有五十歲高齡的她,卻有張像三十歲的臉。

 

另外,她把香氣運用得淋漓盡致。談判時把茉莉香膏塗在手腕,提振信心;用丁香、玫瑰、依蘭營造氣氛讓她順利親近古羅馬君主,保護埃及王國,可見她非常熟知如何用芳香植物和精油去輔助自己,而且不僅僅是身體層面的。

 

她殿下了芳療養生的基礎,加上古埃及人制作芳香植物副產品的技術,為芳療的發展,不論是女性保養方面還是醫療方面都開展了新的視野。

 

在古埃及之後的年代,隨著其他地域也逐漸建立起更完整的醫療系統,芳香植物作為醫師的左右手,開始有不同學說出現並由使用草藥、香油階段向精油進發。下一篇會從古印度生命之學 —— 阿育吠陀療法切入向大家介紹其如何與芳香療法相輔相成。

 


Instagram: spring___aroma

© 本文由作者【Tiffany Tam @ Spring Aroma】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