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再觀《刺激1995》之我見】

飛火流螢
2021年11月5日
【再觀《刺激1995》之我見】
《刺激1995》,一個乍看之下,中文翻譯和英文劇名(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完全兜不起來的影集,我想年輕時觀影的我,應該沉澱不出現下的省思,歲月,除了催人老之外,還讓人具備了一種透視能力,一種看穿生命被拋擲到常軌之外的荒謬,仍能從地獄爬回人間,背後所要傳達的寓意。
在眾人眼中,堪稱為人生勝利組的主角,銀行家安迪·杜弗倫,因妻子讓他載綠帽,在眾口爍金,百口莫辯的不利情勢下,以涉嫌謀殺髮妻及其情夫,被判無期徒刑,進入鯊堡州立監獄。
進入這個一輩子都沒想到會進來的人間煉獄,人人稱羨的鑽石頭腦,根本毫無用武之地。老婆紅杏出牆,心裡已經夠圈圈叉叉的,來到這龍蛇雜處的鯊堡監獄,還要被三姐妹性侵,連象徵正義的獄卒和典獄長,竟然可以視若無睹地,讓這些監獄風雲裡的潛規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不斷上演。
公器私用貪贓枉法,不斷讓骯髒錢流向自己口袋的典獄長,像不像長大之後的我們,在媒體或官場上看過似曾相識的一些身影?如同劇中主角,安迪·杜弗倫,表面上表現的一樣,多數人 ,在惡勢力集結的場域,除了俯首稱臣,任憑對方予取予求,敢怒不敢言外,好像也只能兩手一攤,莫可奈何。
我個人以為,1995年的《刺激1995》,之所以被稱為神劇,是因為所有的觀影人都能在主角安迪·杜弗倫的身上,找到安慰。如果今天的你,剛好倒楣到不行,有苦難言,看完這部影片,你真的會發現寶寶心中的苦,和男主的苦相較,根本是小巫見大巫,無足掛齒。明天過後,你仍保有自由之身,仍享有言論自由,在能力所及之處,想去哪就去哪,在尺度範圍內,仍可暢所欲言。
人生,並不是有了名和利,就不會有煩惱,從小到大,政商名流或是演藝圈的翹楚,總有人在名利雙收,登上世界最頂峰時,怎麼樣都跨不過心中那道坎,就這麼想不開地,步上高樓的頂端,一躍而下,讓人不勝唏噓,如大家心目中永遠不捨的張國榮。
安迪·杜弗倫的現身,讓觀影者從他的口白中聽到,「恐懼束縛著你的靈魂,希望釋放著你的心靈。」(“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是的,安迪·杜弗倫的心,猶如那只潘朵拉的盒子,儘管,盒中飛出來的諸多不幸,集結成監獄當中,諸多的不利條件,好似將他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還好,別人看不透的心房,藏著那個讓他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hope。
僅管,年資比他資深的換帖兄弟,瑞德,總要波他冷水的說,「希望」無用,「希望」能把人逼瘋,你最好放棄希望。("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Hope can drive a man insane.”)。安迪·杜弗倫總能用具體的作為,例如:重新建造監獄內的圖書館,用書寫的能力,不厭其煩地和地方政府耗,最後以勝者之姿,募得他所要的書本,也善用他的金頭腦,幫助監獄中的難兄難弟,在學歷上,更上層樓,以便日後假釋成為更生人,能有較好的條件,回歸主流。安迪·杜弗倫在劇中的一句金典台詞「強者自救,聖者渡人。」("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正說明他不是個光說不練的人,相反地,他後來的逃獄成功,不僅證明了他不只是強者,也是引領他人上岸的擺渡人。
王子復仇,等的是時機,必須洞燭機先,步步為營,才能運籌帷幄,勢在必得。二十年的冤屈與忍辱負重,當別人選擇作夢或乾脆直接發瘋,躲入另外一個世界,獲得救贖。安迪吃善用監獄裡的次文化,獲得幫助他越獄成功的小錐子,在夜闌人靜時,以驚人的恆毅力,讓他從禁錮的牢籠裡,穿越那道通往自由的下水道,以偷天換日的精明手法,跨過美墨邊界,用自己的金融強項與無與倫比的機智,自行向美國金融業索賠這20年來的冤枉與虧待。
典獄長之死,也應驗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的因果論。如果你信因果,就別怕吃悶虧,「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的審判與行刑,老天爺有空,自然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讓惡人悔不當初,自食惡果。
像印度王子希達多一樣,重獲自由的安迪,再也不會想要,回到那象徵榮華富貴與錦衣玉食的宮殿裡,當一隻籠中鳥。相反地,他釋懷了愛妻的背叛,將當年的愛與信任,移情到獄中好友瑞德的身上,在那無人知曉的清晨與夜幕低垂的輪迴間,平淡舒心地做自己,過完餘生。
尼采說:「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我在安迪的身上,看見驗證。
今天的你,是否在絕美的晴空下,心依舊下雨?再看一次《刺激1995》吧?你會發現「得救之道,就在其中。」("Salvation lies within.”) — Warden Samuel Norton
© 本文由作者【飛火流螢】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