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佳美之處(Chennai, India)

Eva Chiu

Eva Chiu

2021年10月22日

一覽無遺美麗的孟加拉灣海岸
一覽無遺美麗的孟加拉灣海岸

       神奇的印度?

       這是我對印度最初的印象,然而「它」真的非常神奇,果然名不虛傳,這需要花上一些時間才能一一述盡,畢竟生活在這裡己將邁入第三年的時光。所謂入境隨俗,來到印度一定要調整好心態與觀念,在地印度文化與華人傳統文化有著天壤之別,一般人若不稍加調整是很難以接受或者難以適應。對一個常年旅外在幾個不同國家、城市的我而言,就好像一只打不死的蟑螂一樣,求生欲與適應能力己隨著歲月的經歷,磨練到一個極緻的呈度。常常叮嚀自己:不論去到哪裡,都要用欣賞的眼光與心態看待一切,保持如此正面積極的心態,可以為自己在生活中帶來不盡然的美好收獲,也大大提昇對新鮮事的“探索"能力;總之,對我而言,對任何事物保持一顆好奇心,是能使我持續享受在當下的秘訣。
       2019年8月,我們一家從中國深圳舉遷到印度首都新德里(印度西北部),因著丈夫工作異動因素,在2021年的6月,又從新德里搬到欽奈,坦米爾那都邦首府(位於印度東南部);常態搬遷的一家,好似將「遊子」的經歷與心情詮譯的淋淋盡致,但值得欣慰的是,我們並不是孤單的遊子,而是一家幸福的遊子,這點仔細探究其實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哦!初到清奈,我們都非常喜歡,別於新德里一年看不到幾次藍天白雲的生活,及嚴重的空污問題,清奈這座城市我會用「天堂」來形容。也正好我們的房子位於欽奈海岸線(ECR),房子面向大海、背向小河(如圖一、圖二) ,坐擁百萬海景與河景,同時飽覽霞光萬道之景與落日熔金之美,所以我會說:「坐落在佳美之處」,沒有比這裡更美好、更榮耀的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住的社區距離市中心有一小時之遠,社區因鄰近海邊,週邊可以用零生活機能來形容,最近的一家小超市也在7-8分鐘之處,所以平時住戶不多,但週末時就會發現樓下停車場的車子變多了,原來是住戶們都回來渡假了;稍加跟社區的經理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裡對當地人來說只能用以渡假使用,平時他們的生活重心還是在市中心那一帶。
       初到這裡,我與孩子們也努力適應了這裡的生活節奏,這裡的節奏又不同於德里的步調,就拿我們叫瓦斯事件來說,整整半個月還沒有送來,吃了半個月的外食( Chicken Biryani、masala ),努力的一摧二摧也都沒有用,好吧!或許就是要學習去接受當地的“慢的服務”。欽奈的語言是坦米爾語 சென்னை,受教育的一般才會說英文,所以造成在溝通上不是那麼的順暢,再加上自己的英文程度並不是那麼的好,造成很多事情都要仰賴社區的manager來處理,無法掌握處理事情的主導權。由於住家週邊延海,沒有熱鬧城市的便捷與娛樂生態,於是我們在這最大的收護就是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朋友羨慕我這似渡假的日常,但我卻單純的嚮往著過往在台灣生活的便利與自由,還有三五好友簪盍良朋的日常,雖無可比擬,但內裡總是會有那麼一小小的美好期待。印度境內其實大多都己開放了,眼看疫情平穩許多,孩子也悶在家裡一年多了,刻意安排了幾趟輕度旅遊,我們到訪孟買(Mumbai)、還有距離家裡車程2H之遠的本地治里Pondicherry),都是值得再訪的好景點。據悉,欽奈是位於印度東南部的城市,地處乌木海岸,緊鄰孟加拉彎,是孟加拉灣沿岸最大的城市,也是南印度古典Carnatic music)中心,每年舉辦上百位藝術家參與的馬德拉斯音樂季。這座城市的戲劇演出活動十分活躍,也是印度婆羅多舞(Bharatanatyam)的重要中心;當地又以世界文化遺產與印度南部風格的廟宇建築而著稱,東海岸是12公里長的遊遊碼頭海灘.............總之,是一座可以深度體驗與認識的城市,我想我會繼續帶著好奇的心探索城市之美。

       疫情下的欽奈
       住在欽奈己有五個月之久了,中間因受疫情因素,有大半時間都是閉鎖在家裡的,孩子們繼續網課模式,但近期印度整體漸漸開放。走在街上會發現有載口罩的人越來越少了,且人口密度又高,社交距離其實一直是最大的隱憂;祈禱著疫情快點結束,方能恢復正常的生活。近期的欽奈,外面早己是熙熙攘攘的日常,好似人們對於半年前那驚恐的COVID-19早己忘卻,口裡談的不再是疫情,而是經濟、是民生問題,或許這就是人最真實的寫照,沒有比繼續生存下去來的更為重要。

    

© 本文由作者【Eva Chiu】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