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為害怕跌倒的老人家

Owen@taekwondowen
2021年10月20日
跌倒這回事,對老人家來說可是可大可小的一件事,可小,就不過像孩童一樣,跌倒了,便站起來說;可大,是老人家隨時「一失足成千古恨」,跌倒了,以後再也無法走路,甚至自理,自此在別人照顧下渡過餘生。但細想一下,為甚麼老人家會怕跌倒,但兒童青少年卻不怕,甚至樂意主動跌倒呢?而你又怕不怕跌呢?
跌倒對於長者來說是可以致命的危險,事關根據統計,跌倒的長者可以每十個便有一個發生骨折的情況(參考:https://www.elderly.gov.hk/tc_chi/healthy_ageing/home_safety/falls.html)。如果不幸長者是獨居的情況下,跌倒甚至會引起失救致死,所以用作召喚緊急救援的「平安鐘」,其中一個放置的地點考慮,是那個地方會不會容易跌倒,例如浴室。
長者跌倒容易發生骨折,簡單的原因,就是因為骨質密度不足,也就是長年累月的「骨質疏鬆症」,導致骨骼面對外來衝擊時,沒有足夠的硬度對抗外力,致使骨頭應聲而斷。而事實上,骨頭不應該是容易折斷的組織,只要你曾經有經驗,在處理食材時,骨頭的硬度是難以用刀劈開的。但是,不少長者隨著年紀逐長,運動量減低,然後身體更不願意運動,導致整體生理運作機能逐漸退化,然後運動量便再度減低,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與此同時,在倒地的情況下,骨頭很小是直接迎來撞擊的,在骨頭以外的地方,大多都有肌肉與脂肪包裹著,這些都是用作保護人體的組織,但是,肌肉卻是在成年後每年都會萎縮的組織,很幸運的是,現代運動科學早已證實,只要持續給予適當的訓練刺激,肌肉是能夠終生成長的。所以即使年紀老邁,肌肉永遠都可以練出來。
而在運動訓練的過程當中,你的身體隨了肌肉的本身,神經系統也在運動過程當中擔任重要角色。神經系統在運動裏的工作,是讓身體能夠調整出適當的活動,以使整個動作能夠完成。肌肉本身就只是肌肉,沒有神經系統的指令,肌肉是不會運作的。而在運動過程當中面對其他因素導致動作需要調整,例如力量不足,平衡度不足,或是有外來衝擊等等,神經系統擔當的角色便是調配其他的肌肉介入,以確保動作得而完成,以及運動者本人不要受傷。
神經系統同樣亦會因良久不用而退化的,所以慣性有參與球類運動的人,有一個球飛過來,可能輕鬆避開,甚至會試行接著;反之,沒有太多運動的人,面對飛過來的球,可能會高呼一下,又或者自然反應地把頭轉向另一邊,正是因為身體沒有面對這些情況作出反應。
因此,只要持續參與合適的運動訓練,讓身體維持充足的肌肉,以及良好的神經系統,不但跌倒不用怕,更可能是大幅減低跌倒的情況發生。而深蹲正是極為理想地符合上述要求的訓練,深蹲不但直接針對大腿與臂部肌肉,使倒地時雙腿有足夠的肌肉保護,另外是深蹲的動作本身正是一個邁向跌倒的動作,因為深蹲的動作是由站至蹲下,只要稍一不慎便會倒地,你知道,你的神經系統也知道,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正正是訓練你的神經系統,面對跌倒時需要如何調整你的身體。
可是,雖說這是長者需要面對的風險,但如果你的身體已經如不運動的長者般,肌肉量甚少,運動量不足,恐怕只是小小的跌倒,也會讓你面對骨折的危機,為了避免這一日,你今天深蹲了沒?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