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恐怖?讀《隨心所欲操控人心的暗黑心理學》

Leo K.
2021年10月9日
操控人心?聽起來真的渾身發抖。日本著名心理學者齊滕勇把心理學運用在生活的每一角落,使人猶如掌握人心般操控起來。我本以為這書是理論和理論,還有理論;反言之,居然是大量短篇漫畫故事與顯淺理論文章交替而成,使人眼前一亮,肩膊不由輕了一下。能夠為自己爭取利益的方法,相信人們無不好奇。然而,齊滕勇先生像過濾器般,把專業的心理學知識過濾成簡單易懂的方法,程度可稱得上即學即用。題外話,究於筆者需要尋找一些活學活用的社會心理學知識,就此,此書對毫無學述底子的我而言,簡直在空空蕩蕩的腦袋打下一支強心針。因此,缺乏學述底子的你,從此亦能在應用心理學層面上揮刀亮劍。書評以作者與我的觀點的異同作分水嶺,把文章畫出楚河漢界,以區分之。
‘當眼前只有提示「選A或B」的選項,人們就會一心想著只能選A或B’ -87頁
容易誘導對方的魔法詢問法?這是錯誤的前提暗示。引用書中相類的情境,一位想邀約的男生向她的心上人說:「一起去吃晚餐吧!你想吃法式料理還是意大利料理?」,那位女生最後想一想,便指了指她想吃的料理,與男生共進晚餐。請讀者們停下來想一想,那位男生是想邀約的,女生的回應卻不是「好」和「不要了」,而是直接選擇進那一家料理。你能看出什麼似的嗎?誠然,這就是作者所指的錯誤前提暗示,筆者年少時也經常用此絕技「邀請」女生,不過當時的我並不知這個心理學概念。透過讓對方陷入必須從兩個選項中選擇其中之一的錯覺,把前面邀約作為前題,換句話說,是活活地給省略了。作者的觀點與我一個興趣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魔術。基於魔術行規,暫未能和盤托出,但掌握此技巧就如魔術師般,看似你在選擇當中,事實上我早已幫你選擇了。由是觀之,此書之心理套路對象是廣泛的普羅大眾,而且效果顯著。讀者們,明天不彷運用上述武器「邀請」心上人共膳吧!
‘讓廢柴自我成長,用力地誇獎他!’-封底
一看「廢柴」二字,真的笑出個彌勒佛來。那麼,作者在說些什麼呢?那就是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然而,與之相反的是格蘭效應(Golem Effect)。你想知道如何運用此來拯救那個「廢柴」嗎?哈,我當然不會告訴你。但,我要就此指出。在我們學生生涯時,那群老師在課堂上早已運用教育心理學,來打造今天的我們。由此可見,心理學的應用無處不在,小時候的我們便是被操控人心的人,當然這是正面。另一點,由遣詞用字亦可見書中不乏趣味性和追看性,在歡樂的氛圍下灌輸經過透析的心理學,感覺就像小孩子看成語動畫廊般。還有一點我需要讚賞的,作者以情景作切入點,深入淺出地帶出控制人心的技巧。因為實景已在漫畫描繪得一清二楚,再配合每章後的專欄,使讀者更能學以致用,把它變成自己的武器。
誠然,這本操控人心的魔法書能夠幫助普羅大眾。但是,還有一個側重點稍與我的淺見背道而馳。
‘人們接受他人贈禮時,會產生一定要回報的心理,接受他人釋出的善意時,也同樣希望給予對方回饋。’-276頁
我對作者在愛情追求上利用互惠原則(Reciprocity)抱有保留。首先,先簡介上述心理學原理。美國東北大學的茱蒂斯•侯博士(Judith Hall)透過實驗,論證出人們具有「對於那些對自己釋出好感的人,也同樣會對他們產生好感」的傾向。作者把原則套用在愛情的實景上,書上是這樣道:
‘因此,那些有著「雖然想要向對方表達好感,但是害怕被討厭所以裹足不前」想法的人,請牢記這個原理,要有自信,只要努力表達好感,你的心意一定能確實傳達給對方。’-277頁
我對些有保留。我毋庸置疑地認同原則的準確度,因為在其他心理學書籍中,它也是慣常客。但我對不斷表達好意便能引起對方的互惠心理不認同,事實上,在我看來,一個人過於向異性表達心意,就好像潛移默化地向其表白。那麼,在別人的眼裏,他只是一款長存的波鞋款式,因為他變得隨手可得了。這就違背了在各個學述範疇都眾所週知的稀有原理(Scarcity Principle)。把追求的過程代入一所波鞋店,消費者總是因稀有原理而把目光投射到限量品、限時特賣,自動把其價值主觀地升高。那麼把他的愛意畫出腸的人,便成了隨手可得的普通款,給比下去了。因此,作者似乎忽略了一個比互惠心理在愛情上更具影響力的稀有原理,然而,他們在某程度上是反方向的事。
一言以蔽之,此誠好書也!能掌握操控人心絕技的教科書,各讀者千萬「不要看」!
- 書名:《隨心所欲操控人心的暗黑心理學:心機無眾,成功有理!以心理學作為武器,輕鬆收服仼何人》
- ISBN:978-986-94080-1-1
© 本文由作者【Leo K.】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