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觀後感】

飛火流螢

飛火流螢

2021年10月8日

Cover image

疫情遍佈全球的今日,不想被口水戰中爭論不休的口水給淹沒,趁著天降甘霖的清涼午后,苦中作樂,重頭再看一次十週年紀念歌劇版的雨果名著《悲慘世界》。

 

因為某種特殊的緣份,年輕時,有一段時間,每逢放假,都有機會到紐約小住一段日子,對於座落在其中的中央公園、時代廣場、自由女神像、第五大道……等知名景點,都不算陌生,但最為遺憾的事,就是不曾買票進入百老匯,現場享受舉世聞名的歌劇。

 

《悲慘世界》裡的2位要角,尚萬強(Jan Valjean)與賈維特(Javert)是雨果在真實世界中,巧遇過的警察與犯人,身為一名大文豪,雨果善用他的天賦,撰寫出設計巧妙,情節跌宕起伏,讓人看了欲罷不能的經典故事。作家總是有敏銳的時代嗅覺,在這本經典小說中,雨果融進法國的歷史,不僅描繪僅19世紀初20年間幾個法國人物的生活背景,更涵蓋法國大革命的亂背景和拿破倫滑鐵盧戰爭和巴黎共和黨起義……等重要史事。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雨果曾向他的出版社透露,他之所以願意花四十年的時間,寫下這部巨著,裡頭含蓋著如下的雄心壯志:

 

「社會問題不分國界。人類社會的深度潰瘍遍布全球,對此,兩個半球地圖上的藍色或紅色的國界線並不是障礙。凡是男人愚昧無知,陷於絕望的地方,凡是女人為了一塊麵包而賣身,以及兒童因為沒有學習的書籍和取暖的火爐而痛苦的地方,我的《悲慘世界》都會來敲門,說道:『開門,我來找你們了!』」

 

 

在這本巨著中,雨果想和讀者分享的是「嚴刑享峻法享只能使人更加邪惡」。以雨果的觀點,唯有經由無私的愛啟迪人類道德意識能,才能將犯有惡行

行的人導向正途。雨果甚至藉由尚萬強之口說出「最高的法律是良心」。一百多年前的大文豪,甚至寫下至今仍通用的名言:「「將來人們會把犯罪看作一種疾病,由一批特殊的醫生來醫治這種病。醫院將取代監獄。」這是否預言了身心科會在這個世代如此熱門的原因?

 

和《悲慘世界》同名的歌劇版本有很多版,個人覺得我今天看到的是可以輾壓其它版本的經典。豆芽菜、方塊字、阿拉伯數字、和音符,對我來說,都是一種符號,其中,我覺得最難的是音符。

 

或許是為了發行十年典藏版?今日觀看的歌劇,不論劇本編版、文字及樂章的撰寫,還有用聲樂來說故事的演員們,都是上上之選,每個人都被放在對的位置,詮釋劇中人物,也都表現得相當可圈可典。

雖然,這部歌劇總時長約莫二個半小時,但因為劇情夠緊湊,演唱者的聲樂功力了得,我就在不知不覺中,把這部感人的音樂劇給看完。

 

小時候的我,相對較沒有耐性,記得有一回,學校安排我們去觀賞國劇名伶的知名劇作,那時坐在台下的我,有一個極不感熟的想法:「明明幾秒就能講完的一句話,是有必要這麼浮誇地唱這麼久嗎?」或許,是國劇的聲音表達無法讓我產生共鳴吧?至今,我仍對這名為國粹的表演藝術,不感興趣。不過話說回來,歌劇其實在拖拉講一句話的表現上,和國劇是大同小異的,但歌劇我就是可以,國劇我就是不行,若真要扣我一個崇洋媚外的大帽子,我好像也只能回:「隨便你!!」。

 

 

時值疫情嚴峻的時刻,大家其實都不知道未來的變數會有多大,在COVID-19猖狂的年代,多數無辜的生靈,都為此而陷入了無法選擇的悲慘世界中。

 

就我的理解,口水間的無性繁殖,應該是生不出什麼具體明確的解決問題之道。與其費在那唇槍舌戰,不如先從「修身、齊家、平天下」的第一步做起,把自己的身心安頓好,不造成醫護人員的負擔且不消秏有限的醫療資源,我個人覺得,這就是小國島民能為這個國家質獻的一份心力。

 

宅在家,不知道要幹嘛?推薦你看《悲慘世界》的同名歌劇,小說也不錯,如果你覺得小說太厚,啃不完,那看2021年的電影版也不錯。

 

願,後疫情時代下的大家,都能在有為有守的嚴明紀律下,回歸到過往能到處旅遊、上館子吃飯、到咖啡店讀書、到電影院看電影.…等的美好日子。

© 本文由作者【飛火流螢】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