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閱*

Han H
2021年9月26日
Photo by Jamie Street on Unsplash
「對了!這禮拜要一起去看電影嗎?我跟小沐剛好有約~」
漢娜同班同學邀請自己一起去看電影
「嗯嗯!好啊,要約幾點在那邊等呢?」
漢娜以光速點開信息回復,
1秒、2秒、3秒 、1分鐘、10分鐘、30分鐘過後
漢娜在想對方可能在忙,可能晚點再問問看吧。
--
我是漢娜,是轉校生,由於家人工作關係要搬家,搬到另一個小區去。
所以學校也要跟著換。
雖然生活差異沒有很大,可是我就是會感到很不安。
怕有一百種不適應、不習慣,明明其實生活環境跟以前是差不多。
對我來說,最怕的是認識不到新朋友。
不知道怎樣才可以融入新的圈子。
以前好像在高中的時候也沒有這樣的煩惱。
一跨過國高中後就好像有社交障礙。
那一次的電影邀約最後是以「不讀不回」為句號,就結束了。
--
「已讀不回」
不是社會新鮮事
基本上是每一個人都熟能生巧的技能
回信息速度要看對事情的重要性,關係性,情感性
好比說,工作上的事情
不同職業會有不同的回應速度。
有些人幾本是會秒回
有一些就會在「辦公時間」再回覆
好比說,家人愛人朋友的事情
就要根據不同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回覆
其實到最後,也是根據自己想不想,能不能回覆
由「已讀不回」到「不讀不回」是另外一個網絡文化,
往往會有人因為這兩個事情
讓一段感情發生變化。
除了真的沒空沒有看到沒有時間以外
又有多少人是看到而沒有點進去對話
又有多少人是覺得,因為事情不太重要不用急著回
又有多少人認為等一下再回覆也沒太大的關係。
曾聽說
珍惜那一個會「秒回」的人,他肯定是把你放在心上。
反而我覺得
珍惜那一個你已讀不回再繼續找你的人。
還有
被人已讀不回也會繼續聯絡他的自己。
因為
自己才是該被自己珍愛的那一個
© 本文由作者【Han H】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