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練與苦練

Leo K.

Leo K.

2021年8月12日

Cover image

操練與苦練的界線,就是發自內心的興趣。首先,倆詞看似沒異,但在我看來卻有差天共地的區別,是南轅北轍。

 

有「水花消失術」之稱的奧運女子十米高台跳水金牌得主-全紅蟬,其父母靠務農維生,家庭經濟狀況不佳,母親又因為出過交通意外而來回住院好幾次,一直有病在身。她曾透露希望透過跳水賺錢,為其母治病,當時說:「媽媽看病需要很多錢,我也要努力賺錢,好寄回去給她看病。」而且,她之所以會走上跳水之路,原來是當時天真的以為「學跳水就不用讀書了!」,回想起來還是忍不住笑道:「我感覺自己好像是被騙去的一樣。」由是觀之,全紅蟬步入跳水生涯的成因是外在因素為主;反之,主觀喜愛跳水運動的因素較少。在我看來,缺乏對運動項目的熱情,這是機械式操練的典例。題外話,我必須強調對她的成就和刻苦訓練,我仍是抱有極高的敬佩。

 

上述是以目標為本的操練的淺見,接下來則會探討我對苦練的一孔之見。

 

我以同是14歲的德國女滑板手Lilly Stoephasius為一例,根據維基百科資料,她一能站起來,其父親就把她放在滑板上。 她在三歲時得到了自己的滑板,並在五歲時開始每週訓練一次,時至今日為奧運代表隊。與全紅嬋的分別是,她經常透過社交媒體及網絡,展示其滑板心得等,從中流露對滑板運動的熱誠。儘管她沒有別人眼中「驕人」的成績,可是她值源自心底的興趣推使她不斷練習,苦練滑板功力。她以自身對滑板的熱情為主因,才苦練一身好武功投身滑板界,我認為這是苦練的一個範例,更甚,這也暗示價值觀念微妙的差別。

 

苦練注重過程;反之,操練更著重結果。換句話說,一個人的失敗會證明其針對性的操練是徒勞,但他的苦練卻不會被指責是浪費時間。進一步推論,其實苦練是加強自身的能力為主;反而言之,操練只不過是為達到目標的一個手段然而。當然,這已經超出本文主題。在運動上,我認為操練與苦練的楚河漢界是興趣。最後,我還是要強調一點,不論那一個練,我對每一位運動員背後的付出是由衷尊敬。

© 本文由作者【Leo K.】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