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販賣機

YTri

YTri

2021年7月6日

credit: https://j-town.net/2020/09/30312862.html?p=2
credit: https://j-town.net/2020/09/30312862.html?p=2

最近YT接觸到中國那邊的躺平主義

那正正是與這幾十年來世人對「快樂」的主流追求所相反的一種形式

也像是60年代西方的嬉皮文化

過去我們以追逐財富=得到快樂為由

不惜代價地付出自我, 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健康

人人都需要生存, 變成人人都只為生存

快樂變成買賣, 變成珍稀品

一旦似乎永遠都追不上那''永恆的快樂'' 

人們便開始改變對快樂的看法, 從而演變成今天所謂的「躺平」

 

手法或許偏激, 但態度值得我們探討一番

的確, 在YT的記憶中, 異常頻繁地出現的一句話叫做''我也沒辦法''

「人生就是這樣, 沒辦法啊」、「我不這樣就不行, 我也沒辦法」

不管人生的大小事, 我們都不自覺的有種被推著走的感覺

年齡把我們推到該做甚麼事的時間點, 所以我們沒辦法抗拒

忘了問自己真正的動機, 忘了質疑自己真正要的快樂為何

不再為自己製造快樂, 全靠外在的「快樂販賣機」

賣給我們網絡、旅遊、美食, 且看今天你想要滿足感還是虛榮心

只要付得起, 都能夠爽快的按下對應的商品種類

同時, 我們也只能獲得設定在機體內的''快樂''

 

躺平主義是一種宣洩, 一種無聲的抗議

主張不消費、只求生存著,  誓要與造成今日局面的企業家同歸於盡

就本質而言, 其實同樣基於「我沒辦法」

這種沒辦法參與資本遊戲的結果, 是重新定義快樂

從擁有多少才快樂, 變成擁有多「少」也能快樂

像苦行憎, 吃盡所有苦頭, 做盡在別人眼中視為自虐的行為

似是愚昧, 最後卻總能收獲大智慧

那只適用於出於自己意願而行的事

單純出於'我沒選擇'的選擇, 無法變成你的真心所求

 

我們總能得到最渴望的事, 只是到來的方式不一定如自己所願

現如今的躺平主義, 又是否曾是集體渴望著回到簡單快樂的祈願而來的顯化?

或許在大眾眼中, 他們都是逼不得已

但有多少人會從中體悟到真正的快樂, 而主動選擇不再按下某個品項的按鍵, 不得而知

我們從一開始就該為自己定義快樂, 視其為人生的基本, 而非目標

YT花了許多年才願意接受

樂觀並非像個傻瓜一般每天笑嘻嘻的過

而是在困難中, 放下「我沒辦法」這句話

對自己說, 我明白自己目前是這樣的狀況. 但那不會永遠如此

即使想放棄, 即使被唾棄, 仍信任生命

你是你自己的快樂販賣機

只有你才知道自己要多少, 或多「少」

比起要追逐還是躺平, 明白自己便是快樂的源頭, 才不至於要選邊站喔

-

© 本文由作者【YTri】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