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需閱讀

李安留言
2021年6月27日
曾經自己對前路最迷失的時候,是中學公開試落榜,不知道如何選擇未來路向時。一個興趣班前輩說了一句話:「你想要成功的話,一定要閱讀,甚麼書都好,一定要有這一個習慣。」
不知道是因為我對成功的形象太過迷惘,還是我太相信那一個前輩,當時作為理科生我竟然沒有理性轉牛角尖地去找出「閱讀習慣」與「成功」之間關係,反而真的聽他的說話,到了書店買了兩本書。
一本好像是音樂有的,因為當時的我有音樂這一個興趣,以為看完一本有關的書技術就可以更上一層流。打開一本看,一行四五十個字,一頁二三十行,對我這一個不愛閱讀的文盲來說,每一書頁都像會引起我內心的密集恐懼感,而這一個文字海浪,一本書要面對二百多次。而我,好像在突破第三個浪前就沉倒了,把厚實的書封印到書架的深處。
幸好買了第二本,是新海誠的《秒速五厘米》,這動畫電影的小說版,具體一點,是一本不過二百頁的薄薄小說。因為閱前已經看過了動畫數次,在了解故事大綱的情況下,小說的細膩度和故事情節補完令我在一星期間閱完了這本小說(現在想來,其實是一個很慢的閱讀速度)。
不就是看一些愛看的書嗎?又有甚麼高深大道理?沒有錯,我不是想說甚麼大道理,而我都不是一個成功人士。閱讀多少本書都沒有直接對我的學業成績加幾個學分,書頁更加沒有化成實在的金錢。
文字的想像力
但文字帶動的思考,就是影片影像不能做到的,根據研究發現,人在看電視時大腦根本沒有思考,因為大腦同一時間要處理複雜的聲音和影像,所以沒有足夠的ram數去動腦思考。即是,電影影像帶來感觀刺激的確可以來得十分強烈,但是對大腦的營養價值就不是太高了。當我們要吸收新資訊活用新知識,幻想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文字的描述是一種留白,比方當我們在拜讀《神雕俠侶》時,金庸老師對小龍女的描寫「那少女披着一襲輕紗般的白衣,猶似身在煙中霧裏,看來約莫十六七歲年紀……」幻想這場景,雖然不是每一個人對小龍女有一個一樣的具體形象,但是至少應該是自己心目中「美人」的印像吧。我不是說電影電視劇中的小龍女不美,而是文學文字可以令人練習到想像力,這很重要,愛因斯坦都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是無限的」。
這一個時代,影像比閱讀來得受更歡迎。但是官能刺激下成長,每每十秒中的影片,得到一場空。成功就是要知己知彼,閱讀能帶給自己的,是長時間幻想和思考,是補完注專力和想像力的方式。不只是了解世界之大的知識,而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自己的心準備好吸收和思考甚麼樣的智慧。
事隔一年的書展來了,要來一起閱讀嗎?
© 本文由作者【李安留言】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