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旅 — 西班牙

Daffodil H

Daffodil H

2021年6月24日

Cover image

以前總覺得一個人在旅途上是件很浪漫不羈的事,沒想到膽量和年齡成了反比,出發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掙扎,但在一種莫名的衝動驅使下,縱然是路痴加文盲還是硬著頭皮來一小段「文化獨旅」。

到達巴塞隆納的第三天,坐了五個多小時的火車往南部安達魯西亞(Andalusia)。

- 哥多華(Cordoba)

第一站 — 哥多華。哥多華曾是烏麻耶王朝的首都,當時堪稱歐洲最繁榮的城市。如今,除了舊猶太區外,哥多華清真寺也被錄為世界遺產,這座清真寺用了約240年才建成,是世界最大的清真寺。寺內支撐著馬蹄形拱門的850根圓柱,讓人恍如置身圓柱森林...

哥多華這座白色迷城,你一旦被吸進去,一天也不一定走得出來,不是迷途而是忘返。來哥多華本來就是想體驗那種置身於白色牆壁上掛著藍色的花盆,色彩繽紛的小花迎著石板夾雜卵石的原始街道上的路人…那種地中海風情。沒想到這種只在畫面上看過的景像一幅又一幅地出現,讓人目不暇接。本來十幾分鐘的路程結果花了幾個小時也沒走完,因為你不知道下一個路口又有甚麼會把你吸引進去,可能是一條白得像是天堂裡的小巷,或是一道圓頂拱門裏白得讓人聯想起雪屋的宅邸...

- 卡爾莫納 (Carmona)

為了追尋我夢想中的卡爾莫納太陽花,我從哥多華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來到這座白色的小山城,卻被告知已錯過花季:「一個月前來就好了,現在都乾了,變黑了,全部低頭了。」城門口遊客中心的工作人員吃力地用英文補充道:「不過妳可以上去參觀我們的城堡。」出走千里就為了看一眼花野,我不想放棄,讓遊客中心的工作人員幫我叫了一輛的士,開到最近的太陽花田,就算只剩凋謝了的荒野也不能負了這趟出走。

結果皇天不負有心人,這位司機兼導遊好不容易把我載到一片還未凋謝的太陽花海中,臨走時還送了我一把太陽花瓣,因為語言不通,他畫了一張畫,指示我回家後如何用這些花瓣做一個相框留念。沒想到這趟出走結果收穫滿滿。

- 馬拉加(Malaga)

從哥多華坐兩個多小時的火車繼續南下,來到馬拉加-畢加索的出生地,既然來到這裡就必須尋找一下他的足跡。在他童年舊居前面的廣場石凳上鑄有一座他的銅像,銅像後面就是他出生的房子。我坐在銅像旁邊,想像著童年的他在這廣場上追逐著如他父親畫中的鴿子...

-米哈斯(Mijas)

米哈斯是我選擇來安達魯西亞的原因,米哈斯位於米哈斯山麓上的古老小城,面對著地中海迷人的藍。這裡的地中海式的白牆花巷美到極致,我找了一間露天餐廳,就在白牆花巷裡坐了下來,一坐便到了趕末班車回馬拉加的時候。

- 隆達(Ronda)

旅程來到這裡,幾乎已經滿足了所有嚮往地中海風貌的渴望細胞,但還有一座山城必須去。隆達,一座建在陡峭懸崖上的險要山城,只要往峽谷下看一眼,已能感受到那種離心感。

- 巴塞隆那(Barcelona)

從馬拉加再坐6個多小時火車回到巴塞隆納,感覺竟像回到了家。

漫步於巴塞的舊城區,原來這是年輕畢加索流連之地,這裡有他與藝術家們交流和首次個展的舉辦地「四貓」咖啡廳、成就他巨作Les Demoiselles d'Avignon的煙花之地Carrer Avinyo 44號、還有他從13歲開始便在閣樓上進行創作的工作室...

朝聖天才建築家高第的作品為這維時10天的人生第一次獨旅劃上了完美的句號。

- 高第(Gaudi)

高第筆下的奎園是現實中的童話世界。而歐洲的大教堂總給人陰森封閉的感覺,聖家卻是一個例外。高第師法於自然,用生態概念打造教堂內部,充足的自然光線透過大幅的彩色玻璃窗投進堂內,玻璃的色彩隱藏著對時間的暗示,一邊顏色清涼代表一日之初,對面色彩斑斕如天邊黃昏的晚霞。聖堂中的柱子儼如植根地下的參天大樹幹,仰望仿佛是分岔的樹枝及樹葉,穹頂是盛開的花朵。登塔俯覽可見塔尖盛滿纍纍時令果實...

© 本文由作者【Daffodil H】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