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任」的職場框架

Bella
2021年3月20日
小時候,父母教導我們要做個好兒女、好兄弟姊妹。
對於「好」的界線,一向都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長大後,發現這個「好」,真的無處不在。
剛剛公司頒發最佳員工的獎項,令我不禁對「好」一字有所啟發。
「好」的員工可以依靠某種特質去維繫這個功積。
那不是他的智力、財力或較前的起跑線,而是責任感。
以我的觀察,得獎同事是個認真、負責任的人。
不管是為了滿足同事的需要,還是為了達到上司的要求,旁人眼中的她,總是要盡善盡美地完成任務。
在你的職場上,也有一個好像她的負責任員工嗎?
在我眼中,以下就是負責感重的表現:
1. 為完成目標而熱情地奮鬥
2. 為非工作崗位的任務而付出
3. 為公司理念及同事得失而發聲
在這合作定成敗的職場規則裏,需要培養組員的責任感是毋需置疑。
作為公司中小角色的你,可以如何影響其他組員變得更富責任感?
1. 私下建立個人化獎勵
若要令同事變得更富責任感,可先了解同事需要,再作出調節。
例如,低薪金同事需要物質和安全感上的鼓勵,而薪金較高的同事需求主要在自尊心上。
橫向來看,同等階級同事的需要也因應不同學歴、家庭背景而有所不同。
在設立鼓勵前,建議可先深入了解個別同事特性,再建立清單,細想可行措施。
2. 以身作則
在激發責任感中,自覺的表現起了重大參考作用。
身為公司的其中一位成員,如果為了不想負責任感,造成搪塞,只會造成人云亦云的負面結果。
明白到當上一個富責任感的人,總是覺得自己不負眾望。
甚至會誤導自己擁有高尚品格,有時候會覺得對方需要幫忙,於是會盡力協助,不知不覺千鈞重負。
做人一定要對得起自己。
「自己」的意思,不但是別人眼中的自己,還有現實中的「自己」。
有時候,過度責任感會令人覺得不屬於職責中的任務都是理所當然,漸漸會變得不能自拔。
直至身心狀態都出現了問題,工作壓力令自己找不到喘息的空間,整個人失魂落魄。
這也是我曾經的寫照,當自己漸漸意識到身體的警報,失眠、食慾不振經常環繞著生活時,才發人深省。
但有時候可回想,壓力是否來自自己心魔,凡事為求表現到極致?
回頭再想,其實表現不太參差,可先站穩陣腳。
重新審視自己,可觀察工作內容有否超出能力。
責任感,適當便好了。
路還有很長,在這長跑比賽中,不需因一時壓力而對自己表現要求過高,最終只會得不償失。
路遙知馬力,馬需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靈,遙遠的路程才能克服得到。
若你都發現自己有過份責任感的問題,建議你放下超人般的包袱。
過度責任感會令人妄想成為超人,但事實上,你只是個凡人。
從今天起,盡力去做一個凡人吧!
© 本文由作者【Bella】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