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外向」,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Bella

Bella

2021年2月28日

Cover image

不少人會覺得自己不善於與同事溝通,即使努力融入大家,似乎最終都事與願遺。
有些人會覺得,閒聊很困難。
特別是對於一些沉默寡言的人來說,他們不喜愛大夥子聚會,就連與同事一起的午饍時間,都要為沒有獨處時間而感到苦惱。

小編曾經都是一個閒靜少言的人。
在求學階段,上堂時回答問題都是爭取分數的其中一個方法。
那時的我,不是心裡害怕答錯答案,就是錯過了舉手的時機,導致上堂參與分數總是未能如意。
還有,在家中有訪客時,我總是很難陪笑,總是覺得渾身不自在。

這種文雅閒靜的性格,直至我開始接觸客戶服務行業,那就是我人生的轉捩點。
從那時起,我開始重新認識自己,深入了解自己接受能力的的極限,並尋找偽外向的自己,嘗試成為一個偏外向性格的「正常人」。
我在試圖變得偽外向的路途中,感到很掙扎。
眼見同事們都好像剛喝了red blue一樣,遇上什麼事都需要帶有興奮心情。
萬一發生了事故,都需要冷靜面對。

在社會中,坐冷板凳的人往往都是偏內向性格的人。
不少人認為內向者是思想負面的人,會負累公司運作表現。
當你在社會大學浸淫久了,塑造新的自己,因職場上造成「人格分裂」- 偽外向的能力,便能為你扭轉局面。
延伸閱讀:職場上的「人格分裂」,你患上了嗎?

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中間性格」,是指沒有絕對性格的意思。
我相信外向和內向的性格都不能被分割,兩者互相互補。
如果有一個極端內向或極端外向的人,我相信他已經入住精神病院了。

初時的我,為了作出調控,經常感到忐忑不安。
更因為不在舒適圈裏,我無時無刻出現肚痛的問題。
一個內向的人,本來不喜愛社交,但偏偏要主動結識朋友;一個文靜的人,本來不喜愛說話,但偏偏要假裝成為健談者。
經過常年累月的訓練,到了現在,朋友們都意想不到,平日連對話較少的我,都能夠適應客戶服務行業。

也許,你都擁有偏內向的特質,但它絕對不是缺點。
雖然獨處的時間能讓人放鬆思考,但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分每秒都需要溝通。
要在職場上安然無恙地生存,要好好學懂如何變得偽外向。
還有,偽外向性格就如重量訓練,需要恆常運用,否則,偽外向的能力便會退步。

© 本文由作者【Bella】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