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告訴你要成為怎樣的人

Gloria
2020年12月9日
我們總是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老師,朋友或父母的影響,告訴我們該成為怎樣的人,該做怎樣的事。踏出社會後,慢慢地發現社會對我們總是有一個既定的想象,例如說在什麼歲數就應該要做什麼事又或是不同職業就表示着一個人不同的層次。我們會被這些觀念和思想影響,漸漸地失去原本充滿理想的自己,然後就這樣踏上了他們認為我們該走的人生。
不知道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曾經在中學的時候想過畢業後要到那裏遊學,進大學後要做什麼自己感興趣的兼職,畢業後又要到那裏打工度假,或者要奔向自己的夢想呢?還記得小學畢業時會與同學交換紀念冊,寫上自己的志願,希望以後成為怎樣的人,做什麼職業,這些憧憬不知道你現在有沒有達成了呢?如果達成了,我也很替你高興,你能夠沿着自己所想的,踏上自己想走的人生,但如果很可惜的沒有達成又是為什麼呢?
旁人總是喜歡告訴我們在什麼時候就應該做什麼事,例如說大學時就應該要好好讀書好好畢業,不應該到處玩樂,畢業後就該進社會工作,好好賺錢,不適合想着什麼「荒謬」的創業。旁人又總是喜歡告訴我們什麼身份就只能做什麼事,例如說只有中學畢業就只能做地盤工,大學不選一個好的major便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做專業人士,醫生律師就最好。雖然道理我們都懂,也知道這些話根本毫無理由根據,但我們大部份人都會潛移默化地認為自己就沒有辦法達到自己所想的目的,會放棄自己當初在紀念冊上寫下的夢想。
曾經聽過一位朋友說,偉大的音樂家,所謂的「偉大」只是別人給他的形容詞,對他本人而言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不過懂一點音樂罷了,很多時候我們卻因為別人給予的評價而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成為「偉大」的音樂家而放棄做音樂。但不要忘記這些形容詞都是別人給予的,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本分,達到自己所要的要求,偉大不偉大其實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對自己滿意和充滿信心。
不要活在別人給予你的框架裏,踏出自己的舒適圈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我們一生中遇到的人,好像是父母親或是老師,給予我們的只是建議,我們沒有必要去完全跟隨他們所說,自己去判斷當中的利弊,有沒有能力去完成也不是別人告訴你。先踏出第一步哪管失敗也不會後悔當初連那一步也沒有走過。就算沿途會受到很多質疑或誤解,但只要是自己想做的,努力去把它完成,用時間和結果證明給那些質疑你的人,你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說社會中有既定的觀念「在什麼年紀就應該做什麼事」,那我認為年輕時就應該多去拼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到處去闖一闖,多去看看世界,增加自己的閱歷和歷練,便能更清晰自己的人生想怎樣走。不要讓社會把你困在一個沒有辦法發揮自己所長的地方,不懂得你自身價值的工作便不值得你留下。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每個人的價值也是不可取替的。要主導自己的人生,便要勇於踏出第一步,只要想做就去做吧!不要到三,四十歲後才後悔當初因為害怕失敗或是在意旁人所說,而沒有完成自己的夢想。失敗才是讓我們成長,更了解自己的捷徑。緊記你的人生是屬於你自己的,就算別人反對,你也有權去選擇自己想走的路!一起加油!
© 本文由作者【Gloria】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