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造星 ── 人生的縮影

Little Frog

Little Frog

2020年11月23日

Cover image

說到近期有話題性的綜藝節目,全民造星 III 是其中一個。它不像超級星光大道要有很好的歌唱技巧,相反如果參賽者在舞台上散發不了光芒,就算有天籟天音,也難以吸引評判的目光。有時看到一些騎呢的演出,甚至有種錯覺,以為自己正在收看兒童節目。


照道理說,來報名的人都想成為一顆明星,期望用青春和熱血,將自己推向人生另一個高峰。現實是,有些人在面試時已經表演出兒戲和不專業的態度,在綵排的過程中也跟不上節奏,甚至到了正式演出時,仍然保持著一副我不在乎的樣子。可能你會疑惑他們到底為了甚麼而參賽,或者是想提高一點知名度,或者只是來感受一下現場氣氛,反正他們就是佔據了比賽的席位。不過最諷刺的是,這些人當中,有的因為擁有先天優勢,包括評判口中看到的光芒,而能夠成功殺入第二輪。你又會發現有的高音準,低音勁,跳舞底子也不錯,可是其貌不揚,或者沒有觀眾緣,便要在淘汰區等待復活。


另外評判的準則是甚麼?其實並沒有一致的說法,你看導師在投訴對方的評分太鬆之前,有多少人可以符碌過關,再對比一下之後,有多少人賣力演出,在水準之中,卻要跌入淘汰區便知道了。他們沒有明顯的失誤,有的還贏得其他參賽者的掌聲,但是既然評判是比賽的話事人,那麼就算標準沒有很一致,我們也要尊重遊戲的玩法,接受現實,始終全民造星本來就不是專業的比賽,而是一個「造星」的節目。


在我看來,全民造星其實就像人生的縮影,有時候,明明自己花了很大力氣,得到的卻始終和付出的不成正比,因為成功還需要碰上一點運氣,和好的際遇。於是我們開始退縮,用懷才不遇來安慰自己,甚至屈服在現實之下,做一條沒有夢想的鹹魚,只是當希望和努力都放棄了,就連通往成功的唯一籌碼都失去了。


生存在競爭的社會中,的確有著很多不公平,如果你比別人少了先天優勢,就要付出更大的後天努力。然而,調整心態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如果一直計較付出的比別人多,你會覺得心有不甘而開始埋怨世界,甚至最後變成憤世嫉俗的一群。相反,接受殘酷的現實,為了在乎而去努力,會享受得到過程之中給你的滿足,就像有的參賽者雖然暫時離開了舞台,但是他們有好好享受在台上的表演,便不覺得遺憾了。況且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漫長的體驗,既然有感動想要追夢,就不要因為眼前的失敗而輕言放棄,反而當它是好玩的障礙賽,驚喜連連。這一點,相信玩關卡遊戲的人可以更加體會到,因為輕易取勝的,根本一點樂趣都沒有。人生也一樣,如果沒有高低起伏,反而容易失去動力和熱情,因為它沒有挑戰性。


另一方面,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這是不無道理的。有導師說,如果那個人輸掉了比賽,得不到歌手合約,自己也會親自邀請合作。相反在不少的選秀節目中,冠軍不一定有很好的星途,也就是說,一次的輸贏和以後的發展未必存在關係。而且你不會知道真正的伯樂在哪裡,也不知道他出現了沒有,但是正因為如此,更加需要把握每次可能遇上伯樂的機會,前提是,在每次的表演裡面,展現出當下最好的自己,進入狀態之中。再看那些符碌過關的人,雖然第一回合的運氣很好,但是得不到觀眾的認同,也沒有相對的能力,是無法走到最後的,始終運氣都會有用盡的時候。


進人第二輪比賽,評判的陣容改變了,評分也比較專業,不過對於再出道的藝人來說,每個人對他們的要求都會提高一點。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突破,展現出更好的另一面,評分也不會很高。可能你會和最初的我有著一樣的想法,覺得評判應該一視同仁,將經驗淺的,和年資豐富的放在同一個天秤上,但是仔細去想,那些在娛樂圈浮沉了一段日子的人,不是因為在事業上未見起色,或者對自己開始感到迷失,所以才想透過比賽找回初心,重新建立價值嗎?無論評判是否先入為主,還是對參賽者有更高的期望,在藝人決定上場的一刻就應該知道自己不能夠再故步自封。


我們也一樣,不是每個人都要滿腔熱血,闖進難關的,但是如果你決定追夢,就應該嘗試發掘不同的可能性,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在職場的世界中,也不一定要爭取更高的位置,但是如果你期望得到豐厚的收穫,就要增值自己,讓人覺得你是值得擁有更好的條件。要知道,努力和收穫不一定成為正比,不過只要你累積努力,終有一天會看得到成果,最重要的是,在過程之中你一定會有所得著。你會有追夢的勇氣,也會得到堅持的力量,這些引導出來的特質,可以幫助你的生命成長,使你在人生的長途賽中更加耐跑。所以別說甚麼懷才不遇了,從今天起,好好地打造自己,努力增值,讓自己成為耀眼的光芒,相反如果一直怨天尤人,卻又原地踏步,又如何去說服別人欣賞自己呢?


 

© 本文由作者【Little Frog】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