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兒時故鄉之旅~金門

雅言

雅言

2020年11月10日

兒時夢中聽到門外的喃喃說話聲
兒時夢中聽到門外的喃喃說話聲

我的故鄉是福建的一個小農村,兒時在一片閩南的紅磚古厝中長大,還記得赤腳踏在海棠紅的六角磚上,透人沁涼!家裡的大門是古老的榆木,每次開關時都能聽到「吱呀」聲。家門前是一口古井,井水冬暖夏涼,還沒有冰箱的年代,一到夏天,我們會把大西瓜裝在籃子裡,用繩子垂到井中冰鎮。古井旁是一棵高聳的白蘭樹,我們家鄉的人都叫白蘭做「玉蘭花」,它開花時的幽香十里外都能聞到。我童年的足跡遍及了整個村莊,還爬遍了家附近的每棵樹。

踏入九零年代,舉家移民到了香港居住,有幾年夏天,父母工作比較不忙碌,帶我回到故鄉度假。踏入村口,才發現故鄉在激烈地變化中,紅磚瓦的舊房子一間間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灰色的、一排排、一式一樣、四層高的樓房。人事也在劇烈地變化中,兒時珍貴的情誼不在,大家族為了賺錢謀生,各散西東。慢慢地,我逃避回鄉這件事,因為回去也找不到熟悉的情境了。但是在夜裡還會在夢中看見家鄉的那片紅磚古厝,聞到玉蘭花沁人心脾的香味。

偶爾,看到台灣金門縣的照片—古老的街道、古老的房子,彷彿看到了兒時的故鄉,於是一到假期時分迫不及待地前往。從深圳一路坐高鐵到廈門,再從廈門的五通碼頭坐船到金門。金門的老巷人家、小橋流水確實像極了我兒時的故鄉,還有鄉民的人情味,稍稍安撫了我思鄉之心。怎麼會在陌生的地方看到如此熟悉的人事物呢?就因為那些樣式相似的閩式紅磚房子嗎?可能人都會留戀一些熟悉的事物,它帶給人們心理上的安全感,如果熟悉的事物伴隨著的是一段愉快的經歷,那足夠讓人徘徊駐足、留戀不捨。

金門是距離台灣本土最遙遠的島嶼,與中國大陸的廈門卻只有一小時船程的相隔。這裡可以說是一個佈滿了戰地遺跡的島嶼,大街上還能隨處看到身穿軍裝的阿兵哥和阿兵姐,他們在路上悠閒地散步,輕鬆的神態與一般路人無異,讓人看到當兵日常也有放鬆的一面。

這裡交通不便,參加一日遊倒是挺方便又便宜,坐著迷彩顏色的遊覽車,在一天內遊覽了地下坑道、原住民聚落、軍事文物館等等,金門給我的印象是地道的閩南式農村,亦是不折不扣的戰地,這個地方夾雜在兩種身份中,人民要夠頑強才能生活下去。金門人的確夠頑強,還深以自身的歷史為傲,不知是否因為金門人這種堅毅豪邁的氣度,這個小小的島嶼總給人一種宏偉浩瀚的氣息!  

© 本文由作者【雅言】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