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是形式,而是感覺

YO熊"
2020年11月10日
夢想與愛情二選一的時候,大部分人會選擇夢想。因為擁有被稱作夢想的東西的人,必定是會把那東西看得像自己生命一部分那麼重要。夢想對他們來說是自我的一部分,是難以分割的。特別是年輕好勝的時候,更加接受不了因愛情而早早就停下追夢的腳步。不是不重視當時身邊的伴侶,而是捨不得放手那個還沒開花的夢,更是對沒有夢想的自己感到不安。於是,選擇夢想此舉被認為是對人生負責的一個正確決定。
我在此並不是想要談論那個選擇是對或錯,應該或不應該的問題,而是想要安慰那些沒有後悔當初自己的選擇,卻又同時感受不到預期幸福的你。其實用不得去質疑是否做錯了選擇,也大可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驕傲,只是事情自然發展下來,你的生活沒有讓你感到幸福的元素而已。因為幸福不是形式,而是感覺。
假若當初你放棄夢想選擇跟誰結婚,也不見得就能幸福。因為結婚只是愛情的一種形式,生活的一種模式,可幸福卻是一種感覺。所以,實驗夢想和得到幸福也是兩回事。我們都太執著於得到所謂的幸福,那個形容起來太虛無的東西。太執著於人生想要迎來一個大團圓結局,卻忽略了活著就是繼續的故事,只有死亡才是結局的事實。
幸福是快樂的感覺,沒有一種感覺是能永遠持續不變。快樂也是,痛苦也是,這都是時間給我們的藥,叫我們不要安逸在此刻的快樂而停下腳步,也讓我們不會因為某件痛苦的事而一直沮喪下去。這就解釋了為何身邊那位沒有夢想的朋友,能經常面帶笑容過著他那多姿多采的生活 ; 或是那個為生活忙得吃無定時的朋友,無論何時提起家人都是滿臉愛的表情。所謂的幸福或許是比想像的形態更小,更頻密且更早地就出現了在我們人生的旅途上。
你是否曾用心看過沿途的風景,及認真感受過那些微不足道的瞬間湧上心頭的暖流?
© 本文由作者【YO熊"】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