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風光

雅言

雅言

2020年11月5日

紅磚老房子
紅磚老房子

台灣有很多老街,這些老街的歷史動輒上百年,名副其實的「老」得不得了,一起走上老街,透過老房子彷彿看到那些逝去的美好舊時光。

其中,有一條老街在北台灣人心中佔了一個重要位置,就是三峽老街。說起新北市的三峽,很多香港人顯得很陌生,很多香港朋友甚至未聽過。三峽旁靠著陶瓷重鎮鶯歌,鶯歌的旁邊就是桃園,在地理位置上,三峽對於台北人彷彿近郊所在,在香港等於銅鑼灣和荃灣的差別。

說起三峽名字的由來,因它位於大漢溪、三峽河、橫溪三條河流匯合之處,故古稱「三角湧」,日治時期才改稱「三峽」,發音近日文。所以,三峽老街的街頭可以看到「三角湧老街」的石牌。

2006年,臺北縣政府執行辦理「三角湧老街傳統建築復舊工程」,經過政府的出資維護和修繕,老街至今保留得十分完整,紅磚砌成的走道、牆壁和拱廊整潔雅致,結合了巴洛克式的牌樓,似乎將老街定格民國初的舊時代中。彎彎的拱廊連綿不斷地延伸了260公尺,成為台灣保留最長的老街。 老街經過日治時期,混合了閩式、日式和歐式的建築風格,別樹一格。有閩式的紅磚古厝、日式的裝飾花紋、西式的洋樓排場。抬頭看屋項上的石牌,還刻有不同的字號,涵蓋了老闆和店家的名字。

老街經過長年的歲月洗滌,還留在街上的店家很多都歷史悠久,經歷幾代人的努力,仍舊以買賣為生。最著名的是金牛角麵包,成為三峽老街的代表食物,十步一舖。還有歷經三代的豆花店,門庭若市,擠都擠不進去。

老街風光,在這裡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 本文由作者【雅言】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