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國留學記(三):倫敦和雨(又續)〉

George
2020年10月31日
天氣這個話題,真可謂沒完沒了,一連寫了兩篇,仍覺意猶未盡,尚有許許多多相關之事,可茲記錄。只不過我自寫得興起,也不代表事實真有如此多值得摘錄之處,想著想著,想到或許可以轉提英國其一最出名的小說家筆下某些離奇情節,所謂借題發揮是也。
人謂小說縱然離奇,但現實比小說更勝一籌,可能乃因未留神Jane Austen 的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乍聽之下,略帶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Crime and Punishment 的味道,或產生本書乃如杜氏之書一樣,屬於一本記敍主角犯下殺人大罪,最終邁向宗教救贖的Surrealism的故事的錯覺。但說白了,Austen一書,不過就是英國舊時貴族上流社會仕伸和中產階層的風流韻事。當然,就似大文人看到藍色窗簾時,總可聯想到百般憂鬱,悲天憫人的情懷;Austen一書,亦非特例也。
那末Pride and Prejudice又有甚麼離奇情節,又與天氣如何相關?話說女主角Lizzy一家七口(只有父親為男,其餘連Lizzy姐妹五人及母親六女)與鑽石王老五男主角(Mr. Darcy)及其朋友於舞會初見。及後幾番交集,Mr. Darcy的朋友Mr. Bingley 竟迷戀上Lizzy的姐姐Jane。及至有次Mr. Bingley 邀約Jane到訪作客,但當時明眼人都睇得出,天色鬱鬱,若非連夜暴雨,至少得下三四個鐘。Lizzy一家為了讓Jane更能與Mr. Bingley親近,竟然欣然答應邀約,並偏要在大雨將至之際騎馬出門。後果當然是Jane抵達Mr. Bingley家中,旋即面容慘惔,高燒不退,大病一場。這樣「天氣作怪」,Jane用生命換來幾日Mr. Bingley家中留宿,真係愈睇愈滑稽。
不過如此滑稽之情節,卻有賴英國天氣無常的相對有常,才可成事。若非Lizzy一家得知萬里烏雲,九成九會落大雨,又怎能將Jane半條人命送入耶穌基督手中此番兵行險著,一一按計劃實行?自古迄今,沿海地區天氣變幻莫測這個金科玉律,想必定不陌生。英國作為千島之國,風雲色變,更係再也平常不過。但就好似我地要喺疫情大肆其道呢一巨變之中,銅芯抗疫尋找出路,用英國政府一詞,適應這個new normal,英國天氣的轉變,其實也有可循之跡。
雨水喺呢個可循之跡中,就扮演至關重要作用。英國一年四季,雖無秋季,但總比香港來得一季分明。照我非科學研究,九月下旬秋分之後一兩星期內,必下幾日綿綿細雨。到得放晴,天氣已然轉涼,轉入冬季。英國冬季,一無例外不斷落雨,直到三月初,最後一場雨都淚灑英倫之後,就進入陽光明媚的春季。有時運氣稍好(或曰不好)可以於倫敦眺望寒冬雪花(冰雹)紛飛。春季和夏季,其實也無甚區別,只是六月左右,又有一場雨,雨過後,就是逼近舊日「日不落帝國」的長長白晝。英國雖非位處北極圈之內,但仍足夠「靠北」換來六到九月一日十六、七小時的陽光。景色之麗,堪比Crime and Punishment開頭記述的聖彼得堡White Nights(白夜)。
© 本文由作者【George】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