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誌】中文字的思想和情感

米米
2020年10月28日
我一直都覺得中文字很美,每個字、每個詞都包含不同的涵意,各種的組成方式,能讓你表達人生當中的情緒。你看字而非字,你是去意會它背後給你的思想和情感。
我家從來不是個有文化的家族,只是碰巧大家都愛看看書、讀讀字而已。因此我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我都愛去請教父母。我依稀地記得小學階段,中文課上開始出現一些看不懂的字句,就是考生最害怕的文言文了,同學們都叫聲四嚷,紛紛開始討厭起上中文課。而我也同樣如是,不想接受這個挑戰。
那時候我嘟起小嘴,問著母親:「為甚麼文言文那麼難的呢?」她笑了笑,回答說:「你看字,不是要去背它的意思。是要去感覺它,看看它給你的,是什麼感覺。那像畫、像拼圖遊戲,慢慢就能理解了。」
老實說,當時我十歲不到,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就算了。可是時間一分一秒走過,人生的經歷慢慢累積,開始回想起這一段話,似乎明白到母親的意思。自此之後,看詩,就似歌像畫,你能從字裡行間中,看到了詩人帶來的感受與畫面。
例如《長恨歌》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整句看來就像是宮庭劇的畫面,你就似是瞬間穿越到古代,看到了楊貴妃的美貌。再說是人所共知的例子,如《紅樓夢》的「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看字不難理解,但去感受的話,就像快速看過一生,留下只有孤寂的感覺。
就像「再見」二字,在離別的悲傷中,滲入了期盼和希冀。就算英語有「Goodbye」,日語有「さよなら」,但也沒有再次要相見的祝願。這篇結束,只想和大家再說一遍「再見」!
© 本文由作者【米米】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