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國留學記(二):倫敦和雨(續)〉

George

George

2020年10月26日

Cover image

上次講到倫敦和雨的依戀關係,不比香港和雨那樣纏綿繾綣。當然這不過一種overgeneralisation,有時雨橫風狂,倫敦的雨況,也不比香港慘烈。記得有一次偕數友人到倫敦動物園,剛出underground情況尚好,也不過烏雲密佈,一貫的英國憂鬱。但走至半路,突然刮起巨風,下起暴雨,用一句英文諺語,真是raining cats and dogs,便趕近折返,及至月台,已經成了落湯雞。屈服於天氣,只好轉戰大英博物館。這個堂堂收藏帝國時代搶掠珍寶文物的莊嚴之館,頓時成了我等的避難所。英國雨季的室外遊樂,也不可不直呼「不了不了」。

況且想深一層,倫敦不過位處大不列顛島的南方,及至the Midlands 乃至蘇格蘭高地,氣候也不盡相同。幾個月前夏天,蘇格蘭一帶傾盆大雨,一瀉數日方轉陰為晴,其時一列從鴨巴甸駛向丹地(Dundee)的早班高速火車,因在途中某處收到前方山泥傾瀉訊息,遂停留半晌,之後調頭駛回鴨巴甸。雖然當時天氣已然晴朗,但正當火車高速回程時,不料又遇上另一山泥傾瀉,始料不及,終至脫軌,三死數傷。

這當然與倫敦無關,但縱觀整個英國,因暴雨導致火車癱瘓,都咪話唔罕見。記得有次去湖區(Lake District)旅行,回程之際,原本打算在Windermere 坐火車返倫敦,勢估唔到本已經係一個鐘一班嘅慢車,因為某段路軌被塌樹擋路,被逼停運。但最出乎意料的,莫過於乘客的異常沉著。眾人鼓譟半秒,就安然等候接駁巴士。我自也無可奈何,幸好接駁巴士穿山過鄉,倒不失慰藉旅途不順。原來英國人的沉默冷靜,竟是如此修練而來。

天氣這回事滲透英國人的出門遠行生活,當然也圍繞著居家日常。搬進南倫敦的聯排小屋之際,同簷下另長駐兩人,一北部魁梧男士,另一南方在學女生。起初自然並不熟稔,故閒談天氣,便成了禮貌而不失老尷的話題。比如有次北部男士放工歸來,我們在廚房碰面,照慣例寒暄一輪。當日明明南倫敦一片乾爽,他卻說一整日在南北兩岸交匯的工作大樓欣賞數番盛夏雨景。原來午後確有幾陣過雲片雨,可謂南邊日出北邊下雨,無怪乎我自不察覺。想當然,我也答以驚訝,謂竟不知今日曾落過雨。說驚訝其實倒不至於,尷尬之情則無半分花假。話時話,英國人以天氣的話題調和尷尬,好似已經人所共知?

© 本文由作者【George】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