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誌】疫情下的新常態

米米

米米

2020年10月23日

Cover image

2020年,我們日日戴著口罩過日子!為了抗疫,香港人減少外出,不少新形態從此冒起!

以學生而言,最切身的莫過是「線上學習」。創新科技協助大家「停課不停學」,學生再不需要到特定地點,亦可以透過互聯網,隨時隨地上課,以視像方式與老師和同學直接聯繫。令大家留家抗疫期間,仍然可以學習新知識,充實生活。而對在職人士來說,不少企業都改變工作模式,加快企業數碼轉型的步伐。「網上會議」幫助大家與世界接軌,亦能避免面對面的接觸,減少感染機會。

另一方面,港人減少外出消費,來香港購物的旅客亦大大減少,導致現時本地零售行業正面對一個嚴峻考驗!根據香港零售協助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的上半年,零售類別的整體跌幅達到逾三成。受影響的商家數以千萬計,大家紛紛研究在疫情當中,思考轉危為機的妙法。為了推動香港零售業轉型,就是我們經常提及「新零售」,即是一些網上店舖、帶貨直播、電視購物等等的新形態。新零售時代來臨,改變大家以往的消費模式,只需要一機在手,就可以輕鬆購物。

當我們提及網上商店,當然要談及「電子支付」。以往香港的電子付款未算普及,加上付款過程較為繁複,如需要轉帳到戶口,然後再拍下入數紙,才可以確認到轉帳,較為費時失事,因此大家未必經常使用此服務。然而疫情期間,為減少細菌經金錢傳播,以及網上消費增加,加快本地電子支付的發展。現時的流動支付方法,只需要簡單使用一個二維碼支付,或輸入對方的手機號碼,不用五秒時間,就可以確認交易。加上,使用的商戶更為普及,例如交通工具、實體商戶、網上商店、甚至是朋友之間,亦可以輕鬆轉帳。出門在外,不再需要擄帶錢包,都可以消費,成為疫情下,男女老少的新習慣。

這些新常態,已經漸漸地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份,解決了從前的種種不便。相信在疫情過後,其實都難以被取代!

© 本文由作者【米米】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