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後,我重讀了《有病童話》

Honeybadger05
2020年10月13日
上星期日,我重新閱讀一本我個人非常喜歡的繪本,名叫《有病童話》,記得當年買的時侯,是被封面深深吸引著(畢竟那時還長不大,都是這個原因啦哈哈),我特別喜歡看一些黑色童話的書籍和電影(趁著這個機會大推Pan’s Labyrinth!),書本由一個專欄作家撰寫,分為了四個大故事和七個Chapters,主要是諷刺時弊,當年看可算是一知半解,有些不能身同感受的,現在都讀懂了,應該要歡喜還是愁呢?
記得當時最喜歡的是《大人國》,因為中學的時侯覺得讀書很辛苦(現在回望過去真的很小兒科),那個綁在書上的男孩很像我,要迫著快點長大;《許願》那小段的心理描寫也能夠深深體會到,因為當年有玩schoolmates的習慣,而且人比較負面沒自信,所以算是挺依靠網絡的留言安慰;其中《姊妹淘》這篇可說是改變了我人生的一大部分,我初中時跟一群女生非常要好,於是成立了類似一個組,直到慢慢踏入高中,某幾個很愛挑剔小東西來取笑,可能我本來就不喜歡別人評頭品足,她們就當是閒話家常,閱讀了這篇後我思想了好一段時間,最後決定退出,可幸的是後來也找到一班比她們更投契的朋友,渡過了漫長的高中三年,當時選擇離開那個圈子是正確的。
長大後,我讀懂了《一千零一夜》,特別是章節《人魚巨星》和《勵志故事》,人魚就好比現今的歌手一樣,包裝彷佛比實力還重要,可以唱歌不好廳的,但必須長得可愛或性感,立刻讓我想起現今樂壇的情況,主持和網紅也可以無故變成歌手,唱live的功力真的強差人意,還剩多少實力派呢?歌手何時變成一個那麼「濫」的職業?人人都可以做「歌神」?而《勵志故事》我以前不太懂,但隨著年齡增長,知道了現實是這樣的——成功需父幹,你努力工作,不一定有相對的回報,「努力就會有收獲」,這說法僅能應用在中小學學生的身上吧,最重要的還是你的「後台」,想變得富有,最基本還是要有一個好靠山,學不來的。
最後在這分享我個人重讀後最深體會的《傷城記》、《世界末日》、《fight club》和《雪人》,尤其《傷城記》,在經歷過這兩年艱辛的日子,相信每個香港人都會對這章節特別感觸,我們熱愛的城市一下子變得陌生,所有東西都還在,但嘗出來的味道完全不一樣了......
五年後再讀這本書,像一本預言書一樣,很多荒謬的童話章節,跟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了......
© 本文由作者【Honeybadger05】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