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少年心底夢

一個香港人
2020年10月13日
每年九月開學後總看見新聞有不少關於學生輕生自殺的報導,老一輩經常說現時年青人抗壓能力低,不像他們年輕時刻苦耐勞,究竟,是年青人真的不堪壓力,還是現時社會的壓力真的讓他們喘不過氣?我認為是後者居多。
首先,我認為現時年青人面對的學業壓力較以前為多。近年間,多間私立大學冒起,令大學畢竟彷彿變為職場入場卷,但畢竟有些同學的長處不在於課本上的知識,這無疑增加了他們的壓力。此外,我兒時讀的「a for apple」,變成現在的「a for astronaut」,在讀書學習方面,我認為現時年青人所面對的壓力確實比老一輩的長者大得多。
其次,我相信每位港人都聽過「養一個仔女要四百萬」,因通脹關係,這數目我想現在也上升不少。這令香港夫婦生兒育女的意慾大減,「三人家庭」在港極為普遍。由於獨生的關係,子女沒有一個年紀相若的同輩陪伴成長,雖有家人作伴,但始終有年齡差距,加上大多要上班工作,說起心事上來也沒那麼方便。久而久之,子女性格變得內向,不向人傾訴,不能釋放情緒,從而令自身壓力大增。
最後,近年科技發達,電子產品充斥市場,很多年青人也把電子產品當為朋友,甚至寧願在家對著電腦也不願和朋友外出遊玩。然而,電子產品並不會像人們般給予即時反應,也不會有高低語調的對答。獨自思考問題,有時間難免會走進倔胡同,以錯誤的方式解決問題。
年青人是社會棟樑、未來的主人翁,他們的想法可能天馬行空、不設實際,但正因為如此,才能令社會走向新的步伐,得到進步。各位,不防花一點時間,聽一聽年青人的聲音,讓他們抒發自己情緒,也為香港帶來進步的可能性。
© 本文由作者【一個香港人】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