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奴隸

一個香港人

一個香港人

2020年10月12日

原照片為Poppy Wong拍攝
原照片為Poppy Wong拍攝

天文台於昨晚發出一號戒備訊號,颱風來襲,令我想起前年「山竹」 襲港後的情況,當年颱風破壞力驚人,全港發生多宗塌樹,教育局亦罕有宣佈學校停課兩天,我印象中並沒有經歷過因颱風而連放兩天假期,可想而知「山竹」威力之強大。然而,學生可以停課,但打工仔卻要正常上班,上班所遇到的情況更被網民拍攝,再進行二次創作,成為一時佳話,諷刺沒有任何事能阻止港人上班的決心。究竟,港人淪為打工奴隸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我認為這和港人傳統精神有關。香港由一個小小的漁港,發展為現今的國際城市,有賴英國政府的殖民統治,但亦和港人的「獅子山下」拼搏精神有關。大多人對港人的評價都是刻苦耐勞,我們深明「一分辛勞、一分收穫」的道理,付出和收穫多成正比,所以,絕大部分港人都會有正職工作,打工上班已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其次,香港生活物價指數一向高企、樓價更堪稱全球之首,每位小孩在兒時也知道金錢的重要性,長大後必有更深體會。在「山竹」來襲後,政府只表明學校停課,對上班族卻沒有清晰指引,打工人士不免擔心若不上班會被扣人工或被視為曠工,所以他們排除萬難,亦要冒著生命危險回到公司上班。

 

最後,這和港人的工作模式有關。近日由於疫情的關係,我公司前後推行了兩次在家公司模式,但這模式對於兩年前的香港是新玩意,當時沒有人想過原來香港也可實行此模式,大家也認為一定要回到公司才可工作,所以無論如何也要上班。

 

作為土生土長的港人,我認為自己是切切實實的打工奴隸,只是,這場疫症改變了不少人的人生觀:及時行樂、享受人生的概念開始冒起,希望我能逐漸改變自己,不要讓自己淪為一輩子的打工奴隸。

© 本文由作者【一個香港人】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