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給電影人的強心針:《荷里活爛片王》

Honeybadger05
2020年10月8日
《荷里活爛片王》不是近年的作品,是2017年由James Franco執導的電影,在疫情之下,我重新觀賞,今次不是笑笑就算,反而覺得這部電影是疫情下的一道曙光,電影人看了會倍感窩心,電影行業進入寒冬時期,很多製作拍攝也變得遙遙無期,不少電影從業員可能已選擇踏足另外的行業,也許回頭再看一遍這部《荷里活爛片王》,會喚醒你們投身電影的初心。
電影開宗明義對Cult片之王《房間》致敬,由James Franco擔演Tommy,是繼2002年憑《James Dean》後再次獲得金球獎男主角的殊榮,他對人物的詮釋實在是有目共睹,Tommy Wiseau的那種神經質、對電影的瘋狂,表現得讓人忍不住拍手叫絕。前二十多分鐘電影輕描淡寫Greg與Tommy成為好友的過程,兩人擁有共同的志向,便放膽一試拍一部屬於自己的電影,後段著筆於《房間》的製作過程,節奏明快,笑位不過不失,以 “I did not hit her.It’s not true.It’s bullshit.I did not hit her.I did not.Oh,hi mark.”一幕瘋狂NG為例,已經足以畫龍點睛。
對電影人的讚頌
《荷里活爛片王》以喜劇打正招牌,大膽採用「爛片之王」為題材,卻不失對經典的尊重,完美地於嘲瘋及致敬中取得平衡,的確,《房間》的劇情讓人一頭冒水,甚至難以置信,可算是荒謬至極,James Franco也把握了這個機會,把《房間》多個重點片段,例如突如其來的性交場面放入電影,但James並沒有過分嘲笑,相反他重視Tommy對於電影的那份熱情,於是他做足功課,巧妙地掌握了Tommy Wiseau原有的北歐口音,令人物的還原度更上一層樓,滑稽背後,是對前輩滿滿的敬佩。正因為Tommy不明來歷的身世、操著奇怪的口音,反而表達了「電影無疆界」的概念,對比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人,Tommy勇於實踐的精神更為可加。Tommy的行為雖然令人不解,但這種想拍就拍、凡事親力親為的性情,不就是對每位電影人的稱讚嗎?「有志者事竟成」,Tommy足足用了好幾年,來寫了五百多頁的劇本,《房間》的劇本無厘頭,可算是他嘔心瀝血之作,對於創作的堅持無人能及,那份無論如何也要完成的執著,豈不是導演的初衷?
忘年之交的表表者
Greg與Tommy的交情,超越了年齡的限制,Greg單憑Tommy的片面之詞及一個「信」字,捨棄了安穩的生活,誓與Tommy闖出一片天,如此的情義,世上僅有。雖然多年後Tommy寫出來的成品很糟糕,但一句「This is for you,Greg!」甜入心頭,有人為你拍了一部片,一路的艱辛都值回了,原來Greg對Tommy來說是如此的重要。問世間情為何物,值教人生死相許,也許Tommy表面上瘋瘋癲癲,但一諾千金的那份情,已足以令Greg追隨他多年不變,我想不到任何忘年之交比Greg跟Tommy更「忘年」更「真心」。
我們只不過是另一個Tommy
於戲院的最後一幕戲,絕對是笑中有淚。Tommy一爛成名,現場觀眾為他拍掌歡呼,表面上是個美好的結局。鏡頭最後一幕落在Tommy因觀眾歡呼而感到欣慰的表情,歡笑過後有幾分愁,心照不宣吧,Tommy傾盡一切去拍《房間》,原意為一部愛情片,卻因不合邏輯的情節淪為笑片,你認為原創者會好受嗎?往往認真做事,卻被人嘲笑收場,電影其中一句對白讓我非常心酸:「No one respcet my vision!」,即使到劇終,Tommy的藝術始終從來沒人懂得欣賞,沒人明白,也許突然打起籃球的片段有著Tommy想表達的意思,或許對白突然暴走有他的風格,只是沒有人嘗試去理解Tommy Wiseau的世界觀,或許在他的眼裡,世界就是如此的荒謬,因此拍出這樣的《房間》,我們永遠都不能清楚知道Tommy的理念,就算知道也不一定理解,天下間的創作者也不外如是,自己埋頭苦幹,寫一篇自己認爲是曠世大作的作品,卻不受別人青睞,結果被世人摒棄或誤解,Tommy的故事像每個藝術工作者的寫照,很努力很有熱誠,結果不像理想,但求每位創作者看過《荷里活爛片王》後,不要因一時的錯敗、逆境而放棄自己的理想,繼續堅持下去,終有一天會遇上知音,不論情況是如此的混亂不明朗,時間會證明你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
在疫情期間,電影人對於就業的不明朗、迷茫是可以理解的,不妨看一遍《房間》和《荷里活爛片王》,好好梳理一下思緒,也許你會尋回當初決定從事電影事業的自己。
© 本文由作者【Honeybadger05】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