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才知事前錯,年老方覺少年非。」《毒行俠》影評

朱相楠
2020年10月8日
老爺子奇連·伊士活真是寶刀未老,將近九十歲高齡仍然活躍於銀幕前後,絲毫沒有江郎才盡之疑。當我在《李察朱維德》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感動與反思後,讓我再次對這位不遜於當年雄風的老藝術家產生了興趣,繼而把幾年前這部由老爺子本人自導自演的《毒行俠》翻出來品味一番。結果只能說:姜還是老的辣,老爺子不愧是老爺子,作品絕對不會令人失望。
奇連·伊士活在《毒行俠》一如既往地靈活運用他穩健樸實的鏡頭,去講述一名80多歲的韓戰退伍老兵厄爾,在經歷多次家庭紛爭以及物業拍賣後,因生活所迫,開始為當地毒梟進行販毒活動。正當他把運毒工作做得如魚得水,財富源源不絕地滾來之際。厄爾開始回首自己蒼白虛榮的人生,並且嘗試去彌補過去人生的缺口,在垂暮之年尋求自我救贖的故事。
首先來談老爺子的演技,平心而論,他的演出只能夠以「無懈可擊」來形容。
相比起其他演員戲劇化地呈現角色,奇連·伊士活可算是把自己的生命與主角融為一體,以轉神的演技演活了厄爾這個風流詼諧、思想略顯保守、看破紅塵的「賭命運轉手」。看着滿面皺紋的老爺子臉上對過往充滿悔意的神情,以一副過來人的口吻給我們娓娓道來那些關於人生、關於生活的不朽哲理。他的一言一行都向別人吐露出他尋求救贖的渴望,顯示出他無處不在的愧疚感和罪孽感。老爺子這次無可挑剔的演技,可說使整個角色立體真實、更具說服力的關鍵之一。
除了老爺子出色的演技,《毒行俠》在劇本上也花了不少的功夫和心思,從而巧妙地提升電影的思想深度和廣度。
電影除了在深入探究厄爾這名「失敗父親」的不甘和懺悔心態之餘,更加在不少劇情鋪排和細節上傳遞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議題。例如透過厄爾因為體面問題,不惜拋棄家庭,只顧在風流場所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情況,來表現「面子文化」為家庭和生活所帶來的隱性禍害;厄爾首嘗犯罪後一夜暴富的甜頭後,便「一不做,二不休」,深陷金錢的深淵𥚃,無法自拔。借此反映人類對於財富無窮無盡的貪念,但最終還是逃不出「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定律;從厄爾在今時今日仍十分「政治不正確」地沿用「黑鬼」去稱呼黑人的說法,來揭示「白人至上主義」早已無聲無息地植入許多老一輩退伍軍人的思想當中等令人耐人尋味的橋段不勝枚舉。
其中同性戀、種族主義、毒品問題、政府機關的無力執法以及年輕人過度依賴互聯網等方方面面的社會現象和議題都在《毒行俠》中有所着墨,令隱藏在電影中的信息量巨大,內容豐富多樣。但這些議題某程度上都在服務電影最為強調、最不能忽視的中心主題——「家庭」。 厄爾雖然在外界眼中風光一生,但心中總是有一道不解的結沒法釋放,那就是源於自己家人的虧欠之情。女兒的婚禮,他錯過了;女兒的畢業禮,他錯過了;老婆的結婚周年日,他也錯過了。他幾乎從來都沒有珍惜與家人共度的時光,忽略有家人相伴的重要性。
厄爾到了「半隻腳踏入棺材」之際,才從一次次沈重的與家人決裂的教訓中,領悟白己年少時藐視家庭的行何等不該的錯誤。做好一個父親,或許真的比做好一個商人重要。喪失了親情,我們的靈魂最終只會被孤獨和憂鬱牽着走。你不可能以金錢、面子、名譽、地位去換取家庭的幸福,因為親情是無價的。
因此厄爾曾不厭其煩地奉勸旁人:「我這一輩子都沒有做過什麼對的事,但請相信我,要記住你和你家人一起度過的時光」。爾如此一番用心良苦的說話就是要告誡人們把家庭放在首位。因為自己曾經就有過這麼一道過不去的坎,他不忍心別人重蹈自己的覆轍。
而恰如其分的結局安排更加昇華了電影的意義和厄爾的人格。厄爾最終得以與家人冰釋前嫌,甘心情願地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贖罪,扣上交出自由的手銬,自食其果。這勇於承擔的行為充分展現老爺子那代敢做敢當的老牛仔精神,值得年輕一輩仿效,令人深感尊敬和佩服。
英國哲學家穆爾曾經揚言:「一個人為尋求他需要的東西,走遍了全世界,回到家裏,找到了。」
《毒行俠》想要訴說的就是這個簡單易明的故事。人老了,白了頭,或許才懂得「浪子回頭」。我相信經歷多次婚姻的奇連·伊士活勢必也難免對自己的過往有幾分愧疚吧?也許《毒行俠》不只是厄爾的懺悔錄,也是老爺子寫給自己的懺悔錄吧!
© 本文由作者【朱相楠】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