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再跟我們說「加油!」

葉竹
2020年10月1日
前兩年,有一個同事囑咐我要再加把勁,只要某位同事退休,就有機會爭取夢寐以求的職位,還真誠地說了一句「加油」。可這句「加油」卻在我內心持續發酵,明明是一句普通到不行的鼓勵,我卻呆呆佇望窗外良久,心想明明已注滿了油,還如何加?
沒有父幹和母幹,也沒有學歷和外表的自己,畢業後能賣的只有努力。白天工作,晚上進修,假期還要考取各種工作證書,天真的以為努力就能接近夢想,換來的卻是睡眠不足,小病不斷。為了博取工作表現,每次都只能拖著疲弱的身體上班,堅持吃無睡意的藥丸,先把健康輸掉。
現在流行的毒雞湯書《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提出,你之所以沒成功,大多數時候是因為自己努力得不夠。這句話惹來各方的評論,意見不一,到底我們的失敗,是源於太懶惰,還是過分勤奮呢?還有,如何定義失敗?
說出「加油」是輕而易舉的事,似乎是我們需要的正能量,以為這就是關心的表現。不過,你不要低估它的傷害力,請不要隨便跟抑鬱症病人說這句,他們已經時時刻刻在與多巴胺進行拉鋸戰。
別高估它的魔力,以為聽到「加油」,就能斬除荊棘,從大魔王手上救出無能的王子或無知的公主。別以為懶惰的人聽完就會從此發奮,缺乏自信的人就能相信自己,還是留給啦啦隊專用吧!
最近重温由堺雅人主演的日劇《Dr.倫太郎》,扮演精神科醫生的他向病人安慰:「不必加油也沒關係,我知道,你已經很努力了。」看到這句對白,相信大部分人都產生了共鳴,大家何嘗不是每天為了理想的生活在拚搏?多少人犧牲了最寶貴的健康?真的不必更努力了,反而只會淪為「窮忙族」。
其實當時,我只希望有一個人來到我耳邊輕輕說聲:「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偶爾也要抬頭觀賞其他風景,趕快去補眠,病了就不要上班!」
而不是那句可怕的「加油」!
© 本文由作者【葉竹】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