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喧囂的孤獨】為甚麼孤獨不再美好?

葉竹

葉竹

2020年9月27日

《過於喧囂的孤獨》
《過於喧囂的孤獨》

你甚麼時候會感受到孤獨?

當你孑然一身,身後空無一人時?

還是當你身處人群中的踽踽獨行?

或是那個人突然闖入你的世界,你以為他或她會永居此地,卻措不及防地離開了?

也許是你興致勃勃與人類分享想法時,對方卻一臉不明白的失落時刻?

《過於喧囂的孤獨》這本書最吸引我的莫過於書名,最近大家都愛談「孤獨」,似乎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流行感受,特別是進入了科技革命後。它是捷克作家博胡米爾·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在1976年完稿的小說,你可以在一個清晨、午後或睡前獨自輕翻書頁,置身沒有喧囂的孤獨世界。

主角漢嘉是一名單身的打包工,在廢物收購站工作了三十五年,但他懂得享受自己的工作,從廢紙堆挑出珍貴的書,一邊工作,一邊閱讀,日復一日。他只要一捧起書,就完全進入了書中的世界,書儼如他的情人,並訴說:「我從來都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人而已,獨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

書中有一段是絕對適合大興文字獄的獨裁者:「當一切思想都只記載在人的腦海中時必定格外美好……全世界那些想要焚燒書籍的人是白費力氣的,因為如果書上記載的言之有理,那麼焚燒的時候只會聽到書在竊竊暗笑!」現在的我們除了實體書,還有電子書和各種傳播媒介,不是一秒的刪除就能把人的思想連根拔起,也不能消滅已扎根發芽的孤獨感。

有了文字,我們即使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也有書本的陪伴。的確,我們有時還是會感到孤獨,即使擁有了親情、友情和愛情,就像村上式的孤獨,但那片段的孤獨時光能讓你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告訴你孤獨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也暗示你該是時候閱讀另一本書或沖泡一杯花茶輕呷。

作家周國平說過,孤獨是人的宿命。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享受孤獨的美好?誰說我們不能與孤獨和平共處?

© 本文由作者【葉竹】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