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觀念大不同

Honeybadger05

Honeybadger05

2020年9月10日

Cover image

自從我開始看《雙層公寓》,我的家人也跟著看,甚至我停看以後,他們還在看,快要完成整整幾季,節目大概描述六位陌生男女同居的生活點滴,不時會產生愛情線,但我觀看到中段便覺得很悶,因此「棄劇」。就在前幾天,我父母高談闊論,令我不禁有點疑惑,原來我跟父母的價值觀如此不一。昨天,我跟一個中學朋友碰面,談及了這個話題,原來她跟我的想法一樣,那看來是「代溝」出現了。要是來界定,我父母是香港的第三代人,據呂大樂先生所提及的,第三代是平庸而非主導的,由於第二代人非常強勢,自我澎漲,第三代人大多都是沉默寡言、默默耕耘的一群,他們會比上一代抑壓著,默默接受第二代人的教育及理念,於是他們「順理成章」地認同上一代的觀念,其中包括一些傳統的婚姻及戀愛概念。

 

「咁耐都唔結婚就知佢有問題啦」

對於第三代人來說,結婚是必須的,而且他們認爲三十幾歲還不結婚的人,定必是個人出了問題,因爲他們追求的是安穩及一個完整的家庭。但就我跟朋友的觀點,結婚不是必然的,更不用說早還是遲,香港近年的離婚數字持續上升,正不是證明婚姻是如此的荒唐?豈不是靠一張白紙來維繫關係?可能我愛自由,亦容易對別人生厭,如果讓我下半生只對著同一個人,我絕對會悶死;而我朋友的觀點是她認為這些很麻煩,結婚是一個固步自封的思想。此外,遲結婚或不結婚不能代表他/她就是有問題的人,只可能是還未碰上合意的那位,或是他/她自己選擇單身,不是他/她自身條件性格的問題。

 

「佢又唔講清楚咁樣好令人誤會」

在其中一輯夏威夷篇,女生答應跟男生看戲,但最後兩人不能開花結果,全因女生一點都不喜歡他,此時我爸就說這很令人誤會,若果不是對別人有意思,爲甚麼去赴約,我一聽完就翻了白眼,看電影不一定是跟喜歡的人看吧,只不過是朋友間的消閒節目,真的會令人誤會?尤其他們觀看的是普通科幻片,「又不是八十年代」,也許他們還停留著「電影就是約會」的概念。

 

「唔生細路點得?」

父母一樣保留著那種舊有思想——結婚後一定要生兒育女,所謂傳宗接代,他們覺得有兒女的才是完整的家庭,不然結婚的用處何在。記得中學時有跟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大家都好像很樂意遵從上一輩的說話,或許他們很喜歡小孩,但絕對不是我,我自小已經非常討厭小孩,是一個獨生女,我時時想自己的事都處理不好,怎麼可以生小孩?為何要折磨自己?有人曾經形容生小孩是高風險的投資,我絕對同意,若果本身家庭環境不是特別富裕的就不了,你需要用很多的金錢和時間去栽培他,但不保證有回報,也許你會想到退休生活可以享兒女福而快樂,但情況也可以完全相反,既然那麼高風險,倒不如自己年輕時努力工作,老年便不用「攤大手板」問人要錢,人只能活一次,為何不順從自己心意而活?


現在我的思想真的與父母有所不同,雖然多年後我的心態可能會有轉變,結果又是走回父母的人生路線安安穩穩,但也希望自己最終也是順從自己的心意作決定,不會後悔,畢竟只有一次人生啊!

© 本文由作者【Honeybadger05】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