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蒙利斯連環不幸事件》:偽善的人很多,高尚的人卻從來不存在

Honeybadger05

Honeybadger05

2020年9月8日

Cover image
上星期還未開始用zoom上課,我趁空閒便選擇了翻看《尼蒙利斯連環不幸事件》的第三季,我沒有看過書本版本,第一二季的劇情其實蠻重複,而且因在鋪排懸念,故事的中心思想不太突出,但到第三季變得非常明暸,令人驚喜又當頭棒喝。 故事一直在圍繞Baudelaire孤兒的故事,Count Olaf則是為了奪得他們的家產而窮追猛打,但每次因大人的視而不見、無知,總是讓Baudelaires再次逃不出Count Olaf的五指山,第三季則是在談討更深入的哲學問題—真的有人是完全無辜嗎?世上真的有人會是情操高尚的人嗎?這個重點在最後三集頗爲深刻,我們從第一季開始看Baudelaires一家三口的遭遇,一直認定他們是無辜的小孩,所以即使他們犯錯,觀眾也會替他們辯護—他們只是為自己的安危著想,但細心想想Count Olaf在庭上指責他們的說話、一切發生的緣由,你如夢初醒,世界上原來沒有人是無辜的,如Count Olaf所講,Baudelaires一直讓別人相信他們是無辜、純情,但其實他們曾綁架別人、放火、引發工廠的意外、偷竊、逃獄及殺人,難道還有藉口說他們沒錯嗎?難道一句「保自己安全」就可以蓋過一切?“You have relied on treachery for survival just like everybody else.”一句台詞,讓觀眾陷入道德思考,雖然他們「人仔細細」,表面看來無害,但事實上做盡各種的壞事,所謂當局者迷,故事一直塑造Baudelaires一家聰敏、善良、可憐,Count Olaf則是典型的壞人角色,直到第三季的Plot twist,編劇突然玩弄觀眾,令我們重新質疑自己的道德觀,Baudelaires一家其實也不是所謂高尚的人。 最可惡的尤其是那班「志願軍」,站在道德高地,又打著旗號是為大局著想的人,他們只不過是群自私精,甚至是萬惡之首。當我們以為Baudelaires的父母很正直、偉大,其實他們才是引發連串不幸事件的Big Boss,如果Beatrice沒有偷走Sugar bowl,Olaf的爸爸不會死亡,他便不會起了復仇的念頭,Baudelaires及其他小孩也不會成了孤兒,更不用經歷這一切;至於其他VFD成員,正於Count Olaf所言是群自私精、無能,才會令Baudelaires不斷陷入險境,「志願軍」幫Count Olaf的忙更遠超他的跟班,所謂情操高尚的人又真的存在嗎?世上真的有不為自身利益的人嗎?「無私」?「偉大」?那你太天真了。

© 本文由作者【Honeybadger05】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