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着歷史 - 香港纜車

Potato
2020年8月11日
承載着歷史的交通工具,不得不提及香港纜車!
早期因山頂酒店及富豪集中居住,大多數以「轎」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直到1888年,香港纜車正式投入服務,鐵路全長1350米,中途設有五個停車站。後期於1941年,因入君佔領九龍半島,山頂纜車機房受到損耗,日軍將一梅炮彈碎片鑲嵌於纜車兩台綱纜鼓輪之底下。直到1942年,香港纜車再次投入服務。於1959年,並改裝成為72座全金屬纜車車廂。
香港纜車,見證着香港從歷史中成長,經歷過日軍侵華,英國人管治香港,同時都見證着你我的成長。
今次想同大家介紹一下,山頂纜車之五個中途站,包括:花園道、堅尼地道、麥當勞道、梅道、白加道、山頂。以前,乘客如要在中途站上車,需要按照自己乘搭的方向,按動站內之「召車機」(類似升降機上下按鈕)。如乘客需要在中途站下車,需要預早按動車內下車鐘,已向司機表明需在那一個站下車,下車的乘客必須在車頭上的車門上落。
以上六個車站,到現時香港纜車還會經過,大家在留意風景的時候,可以細心留意充滿歷史味道的車站,因為到了現今山頂纜車只剩下花園道和山頂兩個總站仍然有運作,而其餘的纜車中途站,只作為一個充滿香港歷史回憶的一個街景。
此外,其實還有一個山頂纜車站 - 寶雲站,它只是經歷,一個短時間的運作由於與麥當勞到車站上近,兩者之間不到100米的距離,所以兩個車站合二為一,現在只餘下麥當勞道站。雖然車站已被拆去,但還剩下候車月台和梯級。
由於現時交通發展非常便利,很多人都會選擇乘搭巴士或者纜車去山頂。很多時就會忽略了沿途的一點小細節。乘客們都會留意着由山上俯瞰下來的香港美景,很多時就會忽略了一些歷史細韻。其實,到現時為止香港纜車內的頂部仍然有顯示出中途站,是用一個舊式的上鏈指針的方法去顯示。
希望大家日後會留意更多香港歷史微細的小地方,流傳給下一代。
© 本文由作者【Potato】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