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跟自己的情緒做妥協

Honeybadger05
2020年8月9日
圖片來源:Lacey Terrell
一看到電影的標題,加上老一輩巨星Tom Hanks作生招牌,令不少年青人卻步,以為這不過是一部裝高尚又沉悶的「奧斯卡片」,相反當時預告一出,我便很興趣,於是自己走到戲院看了,前兩天在Netflix上線,再看一遍還是蕩氣迴腸,既是「生病」期間可服用的良藥,又是可以注以正能量的維他命,大概兩小時,那份道理足以畢生受用。
以美國傳奇兒童節目主持Mr.Rogers為中心,在報館的要求下,一位臭脾氣的記者需要訪問Mr.Rogers,他不相信Mr.Rogers是如此的好,打算找他黑材料,卻被Mr.Rogers的善意感染,引領他逐步改變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課定必是如何擁抱自己情緒失控的時侯。香港人也許不熟悉Mr.Rogers,他主持的兒童節目Mister Rogers’ Neighbourhood是美國人的集體回憶,在節目中大膽地談及生離死別等主題,讓小朋友早些為人生作好準備,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和挑戰,應該如何適當地釋放不安的情緒呢?如何兼顧自己跟別人的感受呢?Tom Hanks飾演的Mr.Rogers也許給了一個挺明確的答案。
因Mr.Rogers特別的作風、談吐較為緩慢,每次的錄影都會比預期長,經常給工作人員埋怨,相信他自己也知道同事們的閒言閒語,但他一於懶理,保持著認真、真誠的態度去做好節目;他的兒子對他一字不提,不敢跟別人說自己家父是Mr.Rogers,但他理解,並無責怪的意思;記者Lloyd步步進逼,問他無禮的問題,態度輕挑,但他以德報怨,反而改善了lloyd與其父的關係,更啟發了llyod對於人生的看法......這一切理應對於Mr.Rogers造成了壓力,但他選擇了冷靜、理解、原諒,盡量的不抱怨,他在電影提及了好幾個辦法,可以及時剎停自己當下想衝口而出、動手打人的念頭,其中一幕lloyd變得很激動、生氣,他跟lloyd說嘗試沉默一分鐘,在一分鐘內閉上眼睛,不要想自己有多麼生氣,把憤怒暫時放下,反而應該想一些你值得感恩的事情,好好珍惜眼前擁有的東西,一分鐘過去,你會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靜,當初的負面情緒也會一掃而空。前幾天我跟爸媽發生了爭吵,也嘗試了這個方法,雖然不是一分鐘過後便能即時消除怒氣,但你的頭腦會頓時變得清晰,當下至少不會出口傷人,怒氣會隨著這個「心理練習」慢慢降低,直至回復正常。另外一種則是以正確的方法排解壓力,像Mr.Rogers一樣喜歡彈鋼琴的,他會用十隻手指,同時按下低音琴鍵而發出巨響,沒有人是聖人,即使Mr.Rogers被稱為「最接近上帝的男人」,他也會學懂接納自己有生氣的情緒,並且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發泄」,這樣是對別人和自己基本的尊重。
其實單單就Mr.Rogers節目內容的細節,我們也可以清楚Mr.Rogers教導小朋友的不是抑壓自己的情緒,也不是逃避,而是從正確途徑與自己突如其來的情緒做妥協,當然做妥協前必需要好好正視情緒的來源,才能找到根本方法,就像llyod變得如此憤世嫉俗,原來是源於對父親的怨恨,找到了源頭便可以對症下藥。電影開場以Mr.Rogers的主題曲為引入,第一個入屋鏡頭是一盞交通燈在閃,閃的是中間的黃色燈,象徵著「停一停,想一想」,透過短短的木偶劇場,Mr.Rogers替天下間的小朋友道出難題——感到生氣時該怎麼做?他唱出:「我想停就停、我想停的時候就喊停,可以停止、停止,隨時停止。這樣的感覺真好,而且我知道這是屬於我自己的感覺。」兒歌容易入口,歌詞更能告訴他們情緒是在自己手中,是可以自我調較的,所以不用徬惶。
如果說《過足失常癮》治癒了我的心靈,《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則是引領我學習如何跟負面情緒共處,給心靈上一堂課。這部電影絕對是本年度被人低估的戲,有時間的話,希望大家也可以觀看,也許能找到治療自己的最佳處方。(真的很羨慕當時看著Mr.rogers長大的人們,定必獲益良多了。)
© 本文由作者【Honeybadger05】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