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傳銷、像極了愛情
適逢疫情嚴峻時期,近期染疫群組「Star Global」頻頻上報。當中「Star Global」直銷公司群組被懷疑與傳銷詐騙公司有關,當中傳銷手法引起港人好奇及關注。傳銷詐騙之事似乎已是老生常談,箇中手法沒經歷過的人自然不得而知,亦有句香港老話「邊有咁易中招呀。」。不過,作為念心理學的學生,秉持著對人類行為的隆烈興趣,為了彌補沒有reg 到Crim psy 的遺憾,亦為了呼籲大眾堤防騙局,特此分享一段個人經歷,以達警惕之效。
早兩日,暫時性失業而無所事事的大學生我收到了一條Whatsapp短訊,內容大概為早前收到了我填的information sheet,想問我有沒有興趣返Part time。說實話,興趣是有的,可是「唔知頭唔知路」的返甚麼Part time?甚麼公司?現在的HR都這麼跳脫的嗎?難道Work from home的HR都特別Chill?精明如我,當然沒有「狗衝」。得知公司名稱後在網上一搜,並沒有任何有關該公司之網站、資訊,然而該公司據稱是做Marketing的。而Whatsapp對話中亦沒有明確公司地址,只有街道名稱與街號。而聯絡我的對象我先簡稱她為Y,Y於短訊中極為積極熱心,多番提醒我Interview時間之餘亦着我到了的時候要Whatsapp她,好讓她來接應。
當日,我站在所述的位置等待Y的到來,Y晚了一點到,著我等她。當當初約定的Interview時間都過了以後,她來了,問我介不介意先跟她去買朱奶,我自是不介意的,雖則驚嘆該公司文化之自由,但她沒所謂我也自然沒有得「有所謂」。Y在買的同時亦問了我一句我要不要喝,我心想怎麼一上來就請我喝飲料,沿路上又一直誇我可愛,誇得我都情不自禁地用朴敘俊式招牌手勢摸了摸我的齊劉海,幸虧我定力夠好,未有受此等讒言所亂,我只當Y是個人性格熱情使然。
及後,在到達公司前,Y提及了公司的一些合作對象,又問了我可以工作到甚麼時候,一星期可以回來多少天,我心想,這是有多缺人呀,都還沒Interview,我已經是內定了?懷著顆懷疑的心踏進門口後,映入眼簾的是空曠的一間大房,放了幾張大桌子,有幾個人圍著一張桌子,其中一個用虎視眈眈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像看獵物,更像看「水魚」。
房間旁邊劃分了一小直行空間,有兩排如同給DSE考生用的小桌,桌子前後分別有兩張對坐的椅子作會面之用。坐下填好Google form的個人資訊後,被告之「經理」會來見我。而所謂「經理」不過怕是個20出頭絕不到30未的青年人士,讓我不禁幻想今年畢業的我只要好好幹的話,不出幾年的話也能混個經理當當。言歸正傳,當「經理」開始準備介紹公司業務時,他總是先問我各總問題,再修正我的答案。例如問我知不知道他們公司有甚麼業務,照理來說我是不可能知道的,拜託,網上都搜不到的資料,我會知道嗎,然而在樓下等電梯上公司的空檔Y卻跟我提及過,其實這恐怕是種心理暗示,讓人加深對該公司業務的形象,以致於人會深信該公司有上述提及的業務、客務,從而相信公司之專業性與真確性。
「經理」提及公司有分為教育及醫療兩種業務,教育方面第一有外國留學,問我的問題包括有:「知不知道為甚麼人人都想進八大?」「最多人選的留學國家是甚麼?為什麼?」「覺得香港教育跟外國的有甚麼不同?」尤如常識問答比賽一般,然後問我身邊有沒有聰明但成績不好的人,我心想這不是在說我嗎,可是我也不敢囂張造次,畢竟他問我的「香港Inflation rate多少」「香港人強積金普遍虧損多少」「移民顧問薪金多少」我也給不了正確答案,只好乖乖受教。現在想來,問一些人們難以回答的問題,除了有打擊自信心之效外,亦直接地提升了解說者之説服力及地位,藉著種種數據,最後帶出了公司是專業的,不同於普通銷售,Marketing是為客戶提供度身定造適切的課程,所以,入職的要接受培訓,而培訓過程提及到的學到的不能跟朋友家人分享,因爲會還沒接受完培訓而跟別人講的話會違反商品說明條例。雖然解說業務期間其所提供的數據我也不知是真是假,只是連番問題轟炸下來確實令最後的結論有似是而非之效,但使我嚴重起疑的還是Y跟我說的一句話。
「經理」走後,Y笑著告訴我「經理」說我是個「簡單」的女孩子。根據我的經驗,人很少會用簡單去形容一個人,而在工作場合,人作出的評價多為客觀,而「簡單」這詞,依我來看,頗有「單純」之意,亦即是很好騙的意思。然後Y問我下星期甚麼時候有空,立即安排Training,然後事情就進展迅速,在完全遷就我的日程的情況下訂了Training時間。十分熱心的Y送了我出門,一直送了我到街上,沿途也是一陣誇與關心,並讓我add她contact以及回家後要跟她說,我心想要不是這人在打溫情牌藉此獲得人信任,那就是我的個人魅力已經到了男女通殺的地步。然而,亦是Y的一句話,讓我決定讓這場鬧劇告終。
Y於其後問我到家了沒有,而我在亦如實地回答因為我去學日文就先不回家了,沒想到她竟然回「為什麼要學日文?難道你喜歡日本多於韓國嗎?」我個人對於完全沒有邏輯可言的言語,是不能接受的。首先要解釋為何去學日文等於喜歡日本多於韓國當中的推論為何,其次是Y在言語中以語調表達了喜歡日本多於韓國似乎非常態,這讓我不確定當中是否含有某國優越主義的意識或是其個人認知之繆誤所在,但卻讓我堅定了結束的決心。基於禮貌,我還是隨便地回了她一句,然而她接著說「我已經妳已經消失在天與地中添」,老實說我並不知道她在說甚麼,所以我想,我跟她,是天與地,像極了愛情。
© 本文由作者【Liena】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