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生活 | 營造旅行的質感生活

Kamillarny

Kamillarny

2020年8月8日

圖: Pexels
圖: Pexels

作為一個都市人,生活上有一定的壓力,便會到旅行或郊區放鬆,那一刻真的像在另一個世界活着。但每當回到家中,壓力也回來。

長期以來,在現實和理想之間不停轉換,承受的壓力累積下來,只會變得難以適應。

就像人們經常對假期和週末的期待,對週日的抗拒,人生的時間就正如打了一個折扣般。

以下我會分享幾項如何在「避世」的哲學中將旅行的感覺融入生活的一些小習慣,活出自己的節奏,

不論要面對怎樣的困難,對每一天少一點壓力,多一點期待,同時享受旅行的感覺。

在開始前,先跟自己約定,別再為難自己了。

 

 

先說說旅行是怎樣的?

 

旅行和旅遊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其實旅行不一定只有享受的一面,與其說旅行是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不如說旅行是一段給自己心態調整的時間,在旅行途中我們會看到世界每一面,我們可以看看這美好的世界,

 

 

在不同的環境來思考,讓自己逃離一些因自身的文化、家庭、工作而所控制的規定。

或許現在的你亦生活在屬於自己的地方,而旅行便是一個讓你看到世界的方式,讓我們的視野更加開拓,

每一場旅行之後,你可能會發現很多之前困擾的問題對現在的你來說已經能夠輕鬆地處理。

接觸更多人,世界上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種,你可能會找到一種新的生活態度

 

 

阻止干擾,關掉信息通知

 

關掉信息通知,怎麼可能,你可能會這樣想。只是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自己被信息通知控制了每天的行程了。

現在的手機太方便了,別人任何時候發來的信息會立即顯示到手機上,無論當時的你正在享受美好的早餐,還是在放鬆,這些信息便已引起你的注意,

可能因為工作習慣自然作出反應或者看過後怕現在不行動便會忘記,然後便成為你接下來要做的事。

 

圖: Pexels

 

這些信息裏有重要的事,但更多的是不理會也不會有損失的雜事。

這並不是說完全不看信息,只是沒有什麼信息是不立即回覆便馬上造成損失的,每天只需要安排一段時間看信息和回覆

例如中午12點和下午4點查閱電郵或通知。

像在旅行時,我們都可以專注在享受,而偶然的「避世」能阻止干擾,讓不在旅行的時間也能專注去做想要的事。

 

 

學會計劃時間、控制生活節奏

 

剛才提到要關掉信息的干擾,過濾要做的事情,那下一點便是如何安排事情。

思想每天的時間真的很重要,你可能會覺得每天的工作很多,根本安排不了,或者時間不可控。但其實真的有這麼多事情嗎?

 

圖: Pexels

 

假如在安排旅行的行程時,每天能安排的地點也會有一定的限制,日子和交通的因素,也要作岀取捨。

而且滿是行程的旅行能讓你到達很多地方,又能享受多少呢?生活也是,要避開世俗的絕對,享受旅行的感覺,第一步便是要讓自己簡單和專注,能放下的事情便放下。

每天只做2-3項重要的事情,控制回自己的生活節奏是很重要的。

 

 

每天早上預留時間想好當天要做的事情

 

通常我早上起床前,我也會忍不住躺多五分鐘,這五分鐘我便用來想一想,今天我該做什麼好了,

每天至少安排兩件重要的事情,並和自己約定我做完這件事就可以去看我喜歡的小說、隨便玩手機等。

就這樣有目的地開始這一天,其實這樣像是一個暗示,完成工作便會有一段能享受的時間,就像每一年我訂好明年的機票並且期侍着 。

不過關於如何使用時間,學校從來沒有一堂正規課程,每個人都在在試誤中學習、修正找一套「最適合自己」的系統化方法,

所以定制To-Do-List 時也要考慮自己的需要和那一段時間是最專注的

 

 

適當地補給自己所需 

 

資訊太豐富了,所以我們需要給自己「避世」的時間,思考自己必要的,不要被常規限制死,大眾標配岀的風格不一定是你所合適,他們有的是手法就讓你誤解,

我曾經在迷惘的時候,看到很多個人成長的平台,吸收很多人生觀念,我IG上有一半的追蹤是知識型博主,他們都在教會我成功的標準,我會因達到某一點而感動,也會因自己的鬆懈而感到壓力

 

圖: Pexels

 

我還是沒有把壓力放出來,倒是增加了壓力。我是一名平凡的人,沒有與眾一無二的經歷,但有想要的生活,所以我去學習,去思考,去放棄一些事情,用那些時間去閱讀、上課、幻想著,也會為自己的一絲改變而開心,

只是在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之前,內心還是充滿壓力 。

我曾經和朋友分享,他便跟我說,每天去看着成功的名言,是能讓自己行動和反思,人要成事亦要能承壓,只是這樣的自己反而充滿壓力和困上規定地成長,這句話引得內心來了一場大亂鬥。

 

我便開始反思這段期間我能如何享受過程?

 

少一點慾望、只要需要的生活

 

在旅行也是,也會有預算的限制,在日後生活也應該有,為了嘗試某某餐廳,你願意在行程上刻意的安排,因此令旅行時所吃所去的都精華化。

其實平時日常生活也是這樣,重視那一件東西能給予自己最大的滿足感,而不重擁有的量,像拿着 30 KG 的行李也很痛苦。偶然「避世」,讓自己了解自己,不需要給自己很多,只給自己所需的。

 

都市人有一個壞毛病,每天也讓自己過得充實,在城市的文化下,

無所事事會令人感到不安

只是,對成長的路還有很遠,不要對自己太狠心。

別怕,走出自己的「避世」生活和節奏

 

 

© 本文由作者【Kamillarny】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