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習慣了情緒病在社會中的存在

Gloria

Gloria

2020年7月3日

Cover image

不久之前,在我家附近有企圖跳樓的女生嚇了我們一跳,非常可幸是最後她被消防員拉回安全的地方沒有輕生。然後我看一看當天的新聞,單單二十四小時內便有三四件企圖自殺或自殺的新聞。當時我太震驚了,會不會大家已經習以為常?很多人會很奇怪為什麼他們要作出這樣「愚蠢」的事,畢竟生命可貴。當然,我不是心理學家我沒辦法作出很專業的判斷或勸喻,但我身邊卻有患有情緒病的朋友,我大概能了解。

 

有時候我們可能只是說了一句說話,做了一個動作或者一個表情便能影響別人的情緒。有些人會覺得這不只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嗎?不是很普通的一句話嗎?為什麼他們會這麼激動?但我們卻不知道其實每一個人的抗壓能力也不一樣,一些你覺得很平凡的話語或許對別人來說是非常刺耳的。

簡單舉個例,「考試」對我們來說也是簡單不過的事,誰沒有在小學/中學/大學時經歷過考試?但總有一些人,在考試時便會因為太大壓力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哭泣胃痛肚痛失手等等。當然,這不代表就不要去考試,而是作為身邊的人我們應該慢慢地去開導他們讓他們能夠承受這些壓力。又好像是我們每一個人其實也會懼怕一些東西例如蟑螂,黑暗,密室等等,我認為這些其實與情緒病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是這些是比較細微的事。

再舉一個較為貼切的例子,我們常常說別人「痴線」,這句平凡不過的話。可以是開玩笑也可以是憤怒時用作罵人的,「痴線」這一個詞對我們來說看似非常普遍,但是你永遠也不知道身邊或許有朋友或親人對這個詞特別敏感或者他根本無法接受別人說他「痴線」。要知道,我們自身能承受的壓力不代表別人也能承受,情緒一激動下可能便會作出一些我們認為是「愚蠢」的行為。但是,我其實不覺得他們做的事是「愚蠢」我反倒是覺得他們其實也是想不到辦法解決,發泄。

 

早前看了一部Netflix的劇《誰是被害者》,當中有一句台詞深深地烙印在我腦海中:「他們需要的其實不是死亡的勇氣,是一點活下去的希望」。其實沒有人希望犧牲自己,但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有種種令人絕望的事,或許我們看不到前路,看不到未來,但是不要忘記只要我們活着便有希望。情緒病的朋友其實大概也知道自己生病了卻不知道怎樣解決,作為他們身邊的人我們可以多點陪伴他們,多點關心他們,他們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個笑容一個肩膀,他們知道在難過時也有你在。

情緒病可以是一個非常邪惡的病,它可以深藏不露,可以一觸即發。我們可以做的是多花一點心思與身邊的朋友家人聊聊天說說話,好好地去感受人與人之間心裡的聯繫。有時候在與別人聊天時自己的情緒也能得到釋放,自己一些不快的情緒也能從中得以緩解。千萬不要把情緒病當作自然而然的事,或是習慣了它在社會中的存在,它是絕對不應該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的。

再絕望的時候我們也有彼此,因為有彼此我們便能走下去,因為走下去我們便一定能看到希望。

 

加油!!

 

 

© 本文由作者【Gloria】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