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釋放】缺乏動力時應做的4件事

Dr. Leo

Dr. Leo

2020年6月23日

Cover image

近年因社會運動和新官肺炎疫情影響,除了宏觀的經濟和民生問題外,在周圍充斥著負能量的環境下生活,或多或少也影響心情,輕則缺乏動力,重則可能出現精神健康問題。如不幸精神壓力爆煲導致困擾日常生活,所謂「病向淺中醫」,還是及早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如果只是剛開始覺得生活、工作缺乏動力,可能精神健康已響起警號,不容忽視。

 

尋找傾訴對象

找一個適合的對象聽你傾訴,是其中一個有效的減壓方法。要留意的是,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做「聆聽者」,這個人最起碼不是一個負能量的人,負負得正這條數學公式不能套用在減壓上,應該找一個有耐心、正面、而且足夠強大承受你釋出壓力的人。當壓力找到釋放的出口,加上萬能藥「時間」的幫助,就算問題最終沒有得到解決,可能你已不當它一回事,不再是一個問題。

 

充足睡眠 避免酒精

壓力可能無時無刻消耗你的體力,睡眠過度或不足都可能會影響心情。保持作息定時能讓你更好的保持體力,去面對任何問題。有人喜歡下班後飲酒 chill 一下,不過能否真正獲得 chill 的效果,反而和心情有關,適量的酒精的確能夠產生放鬆效果,但如果心情不佳借酒消愁,結果好多時會演變成暴飲情況,以致適得其反酒入愁腸愁更愁,而且醉酒對身體造成負擔,心理壓力沒減之餘,還增加了生理壓力。

 

找架車用畢生的氣力去開

當缺乏動力時,可能因為一時失了方向。心理學家指出,生活缺乏了「目的感」會使人茫然不知所措,每天營營役役過得很忙碌,但沒有充實的感覺,甚至可能造成情緒問題,因壓力而影響精神健康。這時候只要找一些需要努力付出而又樂在其中的事情去做,從中產生幸福感,慢慢動力便得以恢復。

 

做義工補充正能量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活上的一切活動、接觸過的人和事,都有機會影響你的情緒和動力,經常關注不快樂的新聞或與消極的人交流,往往會牽動你的悲傷情緒。相反,多接觸樂觀的人,經常參與義工活動補充正能量,多一點感恩之心,積壓的負能量便能得到釋放,身體經過休息沉澱,便能重新燃起幹勁重新出發。

 

由今日開始,為你的精神健康加油打氣,重拾動力繼續向前過好每一天。

 

© 本文由作者【Dr. Leo】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