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論】在這薄情的世界上深情地活着

米米

米米

2020年6月9日

Cover image

身處現代社會中,大家都在忙東忙西。上學要專心,上班要認真,閒時要應酬,有空就要增值自己。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靜靜地聆聽自己的內心,好好地去談一場戀愛呢?曾有朋友和我抱怨,覺得談不談戀愛也一樣,拍拖就好像只是多了個固定飯腳。下班一起吃個飯,然後又需要趕回家休息,只為明天要早起上班。這種現代化的戀愛,連看場電影、散步聊天的時間也似是奢侈。

現實總是顛覆我們對愛情的想像,而人們好像認了命一般,接受著這一套生活模式。這就是為什麼我愛讀舊詩作的原因:我希望在這薄情的世界,自己是個懂得情為何物的人。文章的標題「在這薄情的世界上深情地活着」,出自梵高的口中。他作畫,不為金錢,不為迎合大眾的品味,只為了愛。他對藝術的深情,讓他在作品裏不朽。而現代人談戀愛,是為了有人相伴,為了接受社會的規範,還是真的為了愛呢?

提起舊詩作,我尤其喜歡林徽因的作品。生於1904年的林徽因,是民國初年著名的建築師和詩人。一首《人間四月天》為人們所共知:「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由於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愛情故事為人熟識,一首《再別康橋》、一首《人間四月天》被後人傳誦,因此大眾一直認為《人間四月天》是林徽因是為了悼念徐志摩而作。

而她終身只嫁梁思成一人,林徽因和梁思成亦是可歌可泣。也許世代的轉變,讓人們都變得薄情,忘記了如何好好去認識一個人,好好地去愛一個人了吧!他們有段對話令我很是深刻:婚前,梁思成問林徽因:「有一句話,我只問這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麽是我?」林徽因說:「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聽我了嗎?」

所以啊,在這個薄情的世代,努力嘗試不去人云亦云,多讀些深情的詩作故事,當個懂得情為何物的人吧!

© 本文由作者【米米】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