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espresso的迷思(2) – Tamping

米克講劇本
2020年6月8日
Tamping,填壓,也是筆者那些年做咖啡師的另一個迷思。到底填壓這個動作對於一杯espresso的味道會否引起重大的影響?筆者初初入行的時候,常常會遇到espresso「唔夠味」、「爭少少」的情況,然後往往都會聽到同行或同事如此說:
「壓粉壓大力點!」
他們之所以這樣說,不外是因為想讓濾杯中的咖啡顆粒之間的空隙進一步減少,亦即「填壓大力一點等於能夠萃取更多咖啡內的芳香物質」嗯,這樣的想法好像很合理,於是作為新手的筆者便不加思索,按他們的意見照做就是。結果呢?待同事嚐過後,都見他們思索了半晌,不太確定地說:
「好像好了點吧……」
當時在筆者的腦海中只有一句話:
「狗屁!根本沒有分別!」好話固然留在心中。
來到這裡,你們大概都知我想說甚麼了。
「填壓」的目的是壓緊咖啡粉,推出咖啡粉間的空氣,原因有二:
- 是因為剛研磨好的咖啡粉是鬆散的,如果就這樣把它們放進咖啡機裡去用高壓的熱水去萃取,熱水好大機會會從顆粒之間的孔洞通過,形成「通道效應」,令咖啡粉無法萃取出真正或適當的風味;
- 經過適當填壓的咖啡粉能夠平均地被萃取風味,水能夠平均地流過濾杯中的咖啡粉,這樣可以避免咖啡出現尖銳(不平衡)和不討好的味道。
「填壓大力一點等於能夠萃取更多咖啡內的芳香物質」這個概念其實站不住腳的,因為填壓時的力道不會比咖啡機本身推送熱水的壓力大,而且當咖啡粉中間的空氣被填壓的動作擠出一定程度後,就很難再壓出更多的空氣,除非你擁有徒手把咖啡粉壓得更碎的力量。
最後,不說笑,真的有不少行家和客人都曾經叫筆者「壓大力一點」。
© 本文由作者【米克講劇本】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