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黑狗》(二):韓國的職場歧視

jomiing

jomiing

2020年4月13日

Cover image

繼績看《黑狗》,這個劇集有好多戲劇性的地方,例如:不同部門之門在頂級老闆面前仍然可以大吵一架,女主角被獨立、欺負等等。 上一篇提到合約員工在職業架構上的不公平。 生死之間,作為合約工的努力,仍然不被承認。

通過重重考驗,最後卻沒有通過人性的最大關卡,貪婪和妒忌。《黑狗》在首三集已經有不少資訊量,令人不禁反思,為什麼還會有人接受這樣的條款。或者,好好想想,對我真正構成威脅的,是不是來去始風的諸位合約工?

職場中的歧視(用人唯親/用人唯才)

不少行業,如銀行、資訊科技界,合約工隨處可見,好像已成為一個大氣候。然而,非合約制的員工和合約員工形成一個直接的利益衝突,不少人會想像成一個「有你無我」的零和遊戲。

在韓國,教職競爭激烈,公立或私立學校教職同樣搶手。女主角荷娜後來激心當上一名教師,遞交申請表時,才被告知已有110人報名同一個職位,而鏡頭後面的隊列人頭湧湧。競爭之大,可想而知。在這種強烈的競爭之中,最令人討厭的當然是「降落傘」、「內定人選」。

一個教師的認可考試,要苦讀數個寒暑,打敗成千上萬的對手。「過關」不是最低要求,要成績優異,最好有相關互作經驗。這樣的條件也有很多競爭者,最後荷娜的媽媽只好瞞著女兒,向在高中任職的哥哥「搭路」,讓女兒圓教師夢。誰知道學校內已有一股「捉鬼」風潮,大家都在猜測誰是「降落傘」。自然入職後,同事更加不願意與荷娜交朋友。在選拔時,評委一致認為荷娜表示最好,是理想的人才。熟知考試局走向的荷娜,更是校長心目中幫助學校推高升學率的推手。不論是否內定,大家都會更偏向認為荷娜更稱職。

正如劇中的升學主任提到一個例子,日本一家IT公司的老闆引薦了自己的兒子當公司的入門職位,大家都議論紛紛,說老闆偏私讓兒子走後門。大家都在猜疑之中,平穩度過,沒猜驚喜。反之,這合走後門的老闆兒子,用一腔熱誠創作出Mario系列遊戲而成名。公司上下賺大錢,保著所有人的飯碗。自始之後就沒有人再敢說兒子走後門,靠爸爸發達。所有合約員工,假如都發揮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能力,扭轉大勢,就不能有人不服氣,即使非合職員工亦然。

不少打工仔對於「合約工」的看法是「低人一等」,或者是「用完即棄」的。不論公司有什麼原因要合約制聘用,都總會困難重重。原因可能在於工作的環境及設施風氣,合約制員工常面對被獨立、被猜疑的情況。再多抱負,再高工作能力都會被流言洗盡。然而,能人者居之的道理是公平的。劇中的人物都很明白,是否「降落傘」,假如能力超群,自己是沒有地位機機歪歪。真正痛恨的不是「天降降落傘」,而是自己沒有能力反抗競爭者不斷加入,而自己不能保持優勢。

然而,大家都將焦點錯放,不應該針對新來的、對公司內部一無所知的新人開火,反而不環忘記自己的價值和目標,沒有抱負的人都會被現實打敗,沒有目標的人都走不遠。最後,只為了要死守自己的位置,而變得神經質,讓「幻想中的敵人」有機可乘。

《黑狗》 不只反思職場中權益、架構、人際關係的不平等,更多是由女主角的成長經歷,由受救自己一命的合約老師啟發,成為一個真正愛學生的教師開始。以一個備受爭議的合約「降落傘」開始,捲入這個看似神聖的教職爭鬥之中。(有時間再為大家更新!)

© 本文由作者【jomiing】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