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黑狗》(一):韓國合約制員工的黑幕

jomiing
2020年4月13日
自從從事招聘工作以後,經常與合約制的打工仔對話,每每問到「你為什麼離職」都會聽得出不少唏噓。
合約制員工,不能享有全部正職員工的福利,福利根據勞工法而定,即有四日連續病假或以下都不是有薪假。甚至,有些同事會因為你的「出身」是合約制,而有待遇偏差,例如: 特長probation period,或者短離職通知期。當然,有不少成功例子,得到「轉正」的機會。然而,一般非合約員工似乎難以想像他們的處境。
復活節假期,介紹我看韓劇《黑狗》。《黑狗》繼承了大部分韓劇的虐心,情緒細膩,未必適合分享給所有人。在喧鬧的背後,卻有許多反思,對職場不平等、利益對立的思考。雖然韓國社會情況在香港有很多不同之處,然而職場上的大小事,盡是相似。
「客戶」面前,不能曝露「合約員工」的身份
不少面對客戶的工種都會有合約制,雙方都清楚這種關係是短暫的,三個月、半年、一年,甚至兩、三年。客戶面前的權威,令人自動站在資方,聽從主管的提醒: 合約員工的身份要保密。在《黑狗》一劇中,教師不可以提及自己是合約制僱用的,不論家長或同學問及都一樣。正如上大學以後,回頭一看,香港教師行業盡是合約教師,遠超正職教師職位。女主角的其中一個班主任就是一位合約教師,他甚至沒有向家人提及過合約教師是一回什麼事。 在「客戶」面前,遇到員工離職、更換人手,已不是什麼出奇的事,可惜合約員工在這種環境之下,身份更壓抑,更沒有認同感。潛意識中,已經將合約員工視為商業秘密。不論基於什麼原因而創立合約空缺,做的是和非合約員工相同的工作,都被視為某種次等的存在。
福利沒有保證,用生命換抱負的實踐
第一集開鏡是主角班級的修學旅行,車上的學生吵吵鬧鬧。天忽然下起雨來,天雨路滑,加上與暴躁司機跟車太貼,釀成意外。一位合約教師不惜犧牲性命,救出被困的女主角(荷娜)。 合約教師死後,老師的媽媽問及教師的保險、福利時,卻被告知老師是合約制的,學校沒有必要,更沒有準備善後工作。當教師的,從沒有想過要比較福利,只想盡心教好學生、保護學生。最後,只能落得如斯下場。
在死亡面前,合約與非合約制的二元區分仍然存在,其母親及配偶只能默默承受傷痛,努力向學校抗議。可惜也沒得到半分關注或補償,也沒有同路人一同反抗。 在香港,早年也有不少建築業工友或者銷售行業,因為合約問題而失去作為員工的權利,有誤導簽了自僱合約的,有些是身為判上判的合約員工而懵然不知,甚至延誤拖誤令受害者不能伸冤?有事的時候公司卻互相推卸責任。最後,多少個家庭被耽誤,不平等的交易背後,盡是人性的貪婪。非切身之痛,旁人都無法身同感受,百分百投入幫忙。再多法律支援都無辦法改變事情的根整。
事件不停發生,多少人願意停一停,修補漏洞?
(待績)
© 本文由作者【jomiing】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