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斷捨離】執拾隨想

木森🍁

木森🍁

2020年3月8日

執拾隨影——筆記散落,算很美。
執拾隨影——筆記散落,算很美。

最近收拾房子,滿屋的雜物,滿房間的衣服,難以追究為何竟淪落至此。

看了許多收納影片,粗略看過一些著名的整理理論:斷捨離理論、號稱日本收納天后的「令人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等等,無論是強調思想該「捨」甚麼,還是該「留」甚麼,整理的第一步都離不開丟東西,因為無論收納空間怎樣擴闊,不控制該留物品的數量,也無補於事,最終都會打回原形。要徹底治本,惟有決心斷 、捨、離,減低自身的物慾。

在資本主義社會,購物很自然成為填滿我們慾望的方法,整個風氣就是催促我們消費、擁有、享受。物慾無窮無盡,擁有一件衣服不夠,還要買另一種顏色配搭。購買的剎那很滿足,很快樂,但這種空虛卻永遠填不滿,很快又被轉角的另一襲裙子侵佔。

反省人類慾望無窮無盡的經濟理論(Wants are unlimited)之時,又憶起兒時搬家的片段。

親戚看見我收藏了一些不實用的物品,捨不得丟掉,嘲笑我為何收藏這些垃圾。我當時一怒之下反駁說:「東西是我的,關你們甚麼事?」當時覺得他們這些大人很無情,不會留戀這些對我有意義的東西,現在回想起來,卻又添了點對自己勇於捍衛的驚訝。

真是個純真、情感豐富的小孩子。可能因為這種性格,我小時候便會把有紀念價值的東西收藏起來,直至它變成對我無感的垃圾。真的,當中許多是名副其實的垃圾,但我總是一廂情願地為它們增添許多意義,使其價值連城。這種性格真是可愛,卻也為自己添了許多麻煩。

讀過中文也知道,物品或環境原本沒有感情,是人把情感投射其中,才牽動人心,是為緣情於景、借物抒情。衣服只是一樣死物,它的價值就在於我穿不穿。不穿了,丟掉了,它並不會傷心,也不必覺得可惜,因為你貪新忘舊的速度往往比你想像中快。有些物件之所以覺得可惜,是因為伴隨回憶,那就再自行衡量吧。珍貴的回憶會沉澱,永遠不忘,但若真的怕忘了,也許亦值得留個紀念。只是要選擇有益自己的,人還是不宜逗留在過去太久。切斷過去無謂的羈絆,用更輕省的腳步繼續走下去吧。

努力把房間收拾好,把心靈擦明亮。期待那一天,窗明几淨。

© 本文由作者【木森🍁】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