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原力的平衡:Jedi 與 Sith的終局

何子煜

2020年3月1日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星球大戰9終於上映,並爲星戰宇宙畫上完美句號。許多角色光榮謝幕,完成最後一場的原力之旅。縱然劇情不過不失,甚至我個人認爲,只是正傳3的高清版,仍無損支持者的欣賞和感動。可惜,直到星戰9上映,許多人對於星戰宇宙的核心概念——原力,了解依然流於片面。尤其注意到香港01有一篇文章,約名爲「細說原力的太極哲學」,更是把片面的理解發揮到極致,令我不得不將之作爲評論的引入。

「事實上,絕地和西斯之間的對立,本身就是陰陽哲學的體現…雙方逐漸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它們互相排斥又相輔相成…當絕地數量過多,並變得懦弱之時,Anakin就投身黑暗面,將他們趕盡殺絕;而當西斯組成敵國,並成爲獨裁者,Vader就以犧牲自己的方式,讓西斯再度成爲歷史。」 文章當中,認爲Anakin「鋤強扶弱」,當一方盛極,就將一方毀滅。由此可見,文章作者是把原力的平衡,理解成了「數目」上的平衡。

然而,Anakin是否真的平衡了原力,似乎也存在極大可爭議之處。當初Qui Gon認爲Anakin是The Chosen One,只是建基於他體內有數量龐大的絕地迷蟲,認爲他潛力驚人。而在星戰動畫《複製人戰爭》中,更把Balance The Force進一步形象化,說Anakin同時壓制了分別代表黑暗與光明的原力之子和原力之女。但實際上,即使Anakin在正傳3改邪歸正,(似乎)消滅白卜庭,也只是恢復到了Jedi獨大的原始局面。

Jedi與Sith本質上的異同

在根本起源而言,Sith只是投向原力黑暗面的Jedi。在兩者之中,Jedi透過沉思、冥想開發自己的力量,而Sith則是透過戰鬥的快感,以及仇恨、憤怒等負面的個人情緒來激發。因此,Jedi的力量主要運用在捍衛和平,以及治癒傷者,並不會主動作出侵略;而Sith則運用在侵略和攻擊上。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兩者都是以原力作爲力量的泉源,也就是在星戰電影中,製作組表示的Jedi與Sith的「二體同源」。

更值得注意的是,Jedi和Sith在具體行爲上,實際也相差無幾。Kenobi說西斯用謊言魅惑人心,但在複製人戰爭期間,絕地為了執行任務,製造了Kenobi被殺的假象,並讓Anakin親眼目睹最好的朋友和曾經的恩師被「殺死」,埋下投入黑暗的種子。Kenobi又曾評論「Only a Sith deals in absolutes. 」所有極端的事都是西斯的所爲,全盤否定了絕地陷入極端的機會,諷刺的是這句說話本身,都充分表現了講者的極端。

複製人戰爭系列動畫,把星戰的世界營造得更加細緻。當中加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故事:Anakin的徒弟Ahsoka被陷害炸毀絕地聖殿,絕地議會在缺乏證據下就一口咬定Ahsoka犯罪,將其逐出絕地。即使Anakin爲Ahsoka找到證據平反,議會的大師們亦否認自己的疏忽,最終導致Ahsoka灰心離開。自稱光明師徒的絕地大師們,亦會冠冕堂皇地拒絕認錯,這群自認爲高尚、完美的人,實際上絕不完美,甚至絕不高尚。

極端的理念才是真正需要被平衡的原力

絕地經常批評西斯極端,認爲他們暴力、冷血、破壞和平,但「極端」的問題,似乎是絕地根深蒂固的缺陷。「Fear is the path to the Dark Side. Fear leads to anger; anger leads to hate; hate leads to suffering. 」這是Yoda大師的名言。他認爲畏懼、憤怒、仇恨都是墮落到黑暗面的途徑。因此,絕地們強烈抵抗這些人皆有之的情緒,認爲這些情緒都是髒髒的,抗拒得深惡痛絕,甚至可說是不近人情。

當Anakin經歷母親被殺,面臨妻子難產而死之際,他向Yoda大師求助。然而,對待十分懼怕再痛失摯愛的Anakin,Yoda只是淡然地要求他接納、承受、面對。這種近乎絕情的態度,就好像跟今日盲目要求企圖自殺者堅強下去的社工,沒有完整地排解他的困惑,也沒有在適當時候給予支持和安慰,縱然言論空泛無力,卻表現得自己高高在上、看破紅塵,徹底壓斷了求助者最後的稻草,感到空前的無助和孤單。

絕地不但對於情緒極端,更對於知識極端。他們相信只有治癒和防禦的能力,才是自己追求的知識。對於侵略性的內容,例如使用原力閃電、複製人、起死回生等能力極度迴避。處理知識的極端,導致了Anakin面對白卜庭以未知力量引誘的時候,表現出格外的好奇和追求,以至於最終爲了以西斯技術拯救妻子,不惜墮入黑暗面,徹底效忠西斯。在星戰9中,舊共和國的機械人C3PO甚至不能翻譯西斯語言,極端程度可想而知。

消滅不是平衡,接納才是

正如上段所言,畏懼、憤怒、仇恨,都是人皆有之的正常情緒。Luke在星戰8中說面對恐懼,是絕地武士的天職。這裡我想特別深化的是「面對」二字。我相信Luke會用面對,而非消滅,是因爲他也Ben的事件裡明白到,哪怕是絕地武士,要完全無所畏懼是不可能的。人皆有弱點,但我們更應該承認自己有這些弱點,然後認識它、正視它、面對它,跟自己的弱點和解,而不是把他們收藏起來。接納,才可淬鍊出真我。

回到原力的二體同源說,我們知道光明和黑暗,就像中國傳統的太極一樣,都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絕地之所以失敗,是因爲他們對於原力的黑暗面近乎癡迷的逃避。他們的冥想顯然沒有在晚上進行,讓他們徹底地忽略了夜空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不是只有白晝的存在。要真正地讓原力發揮到極致,就像我對弱點的態度那般,跟黑暗面和解。有自信的我,是我;自卑的我,同樣是我。人本來不是二元對立,原力同樣。

電影的世界固然需要二元對立,塑造令觀衆欣賞甚至代入的正派,以及否定甚至痛恨的反派。但Vader之所以成爲美國電影學會百年來第三偉大的反派,是因爲他具備了充分的人性。他會在正邪之中掙扎,然後與自己善良和邪惡的兩方面和解,也是帝國元帥和Luke父親身份的和解,展現完整的人性刻畫。所謂Balance The Force,其實就是Balance Myself,就像星戰9對白所言「One for all, All for one」吧。

© 本文由作者【何子煜】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