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晴朗的登山之旅 —— 在新西蘭的小富士山下
Miss Zeroing
2025年10月14日
一場晴朗的登山之旅,讓我在塔拉納基山的風中,第一次讀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意義。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這句話,我從小聽到大。可直到那天,我登上紐西蘭的 Mt. Taranaki(塔拉納基山),望著那座被稱為「小富士山」的雪峰時,我才第一次真正理解到,這句話的意義。
那天的天氣晴得讓人心醉。天空是一整片深藍,陽光在雪線上閃著銀白的光。腳下的山林在風中微微搖曳,遠處的河流如同絲帶般延伸,流向看不見的地方。空氣裡有青草與泥土的氣息,清涼得讓人捨不得深呼吸。
山路陡峭,碎石鬆動,每一步都需要小心平衡。剛開始我還充滿興致,但越往上,呼吸越急促,腳步也慢了下來。就在我開始猶豫、幾乎要停下的時候,一個輕快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我回頭,看見一位來自 法國里昂 的男孩。二十出頭的年紀,金棕色的頭髮在陽光下閃著亮光,眼神清澈,笑容明朗。
他輕輕點頭,對我說:「Beautiful day, isn’t it?」
我笑著回應,他又加了一句:「Almost there! You can do it.」
他步伐輕快,很快走到前面去,但不時會回頭,對我豎起大拇指。那一刻,我感到一種久違的力量——原來,陌生人的鼓勵,也能成為我們繼續前行的理由。
也許正因為他不斷的笑聲與那幾句溫暖的英語,我才真的撐到了山頂。
當我終於站在山巔,風迎面撲來。雲霧在腳下翻滾,陽光穿過雲層灑下金色的光線。整個世界在腳下鋪展,那種遼闊讓我一瞬間無言。
那時我忽然意識到,書本裡那些「孤峰」「雲影」「雲海」的描寫,不再只是優美的句子,而是我眼前鮮活的風景。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什麼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意義。
讀書讓我懂得世界的形狀,而行路,讓我親身感受到世界的溫度。
下山的路比上山更難。石頭滑、坡度大,風也開始變得猛烈。就在我小心翼翼地往下走時,腳底一滑,整個人失去平衡,重重地摔在地上。膝蓋擦破了皮,手也沾滿泥。我忍不住苦笑——這大概就是「現實版」的登山吧。
正當我拍著灰、試圖站起來時,一個低沉而溫柔的聲音在我身旁響起:
「Could I save you around?」
我抬頭,一位高大的男生站在幾步之外。陽光落在他肩上,黑色的登山外套被風輕輕掀起。他伸出手,我愣了一下,還是笑著握住了。
他的手掌寬厚,拉我起來時力道穩而有力。
我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他也笑,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
我們一起繼續下山。那時風吹得很大,帽緣幾乎要被掀起,他偶爾會伸手指向遠處的山谷,告訴我哪條路比較穩。我漸漸放鬆下來,開始和他聊天。
就在聊天中我才知道——他來自 Hamilton(漢密爾頓),一個離這裡大約兩小時車程的小城。
他說自己幾乎每年都會來塔拉納基爬山,「每次都像第一次一樣。」
我笑著問為什麼,他看著遠方的雪頂,語氣很輕地說:「因為每次的我,都不一樣。」
那句話我記了很久。
原來山不會變,但人會。
每一次出發、每一次攀登,都會讓我們以不同的自己,看見同一座山的新模樣。
我們一邊走,一邊說著各自的故事。風吹過草叢,陽光灑在他側臉上,光影柔和。下山的路依舊漫長,卻不再艱難。
當我們終於回到山腳,夕陽正慢慢墜入地平線。塔拉納基山披上了一層金紅色的光,雪線被染成了橙粉色。世界安靜得只剩下風聲與遠處的鳥鳴。
我回頭望向山頂,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平靜。那一刻我知道,這趟旅程不只是風景,更是成長。
幾天後,我回到了奧克蘭。城市重新喧鬧起來,但每當傍晚陽光灑進窗邊,我就會想起那天的風、那位法國男孩的笑容,還有那位高大溫柔的漢密爾頓男生。
那座山、那場晴朗、那幾句再平凡不過的話,都成了我理解「成長」的一部分。
讀萬卷書,讓我學會思考與想像;
行萬里路,讓我學會感受與相信。
在塔拉納基山的風中,我第一次明白,學習不只是記憶知識,更是去觸碰世界、理解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 結語
那天的陽光依然明亮,山依舊靜靜地伫立在雲端。
而我,帶著那份被風吹過的溫柔,繼續走在路上。
讀萬卷書,讓我理解世界;
行萬里路,讓我理解自己。
而那天,在「小富士山」的光裡,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意義。
© 本文由作者【Miss Zeroing】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