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書分享】從不敢拒絕到勇敢設界線:一本書改變了我的職場心態

由我的角度看世界

由我的角度看世界

2025年9月14日

Cover image

書名:《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作者:慕顏歌

出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提要: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是一部結合心理洞察與生活觀察的成長書寫,聚焦於那些在職場、人際關係、家庭角色中默默付出、卻常常被忽略的人。作者以女性視角出發,探討「善良」是否等於「委屈求全」,並提出:真正的善良,不是壓抑自己去成全別人,而是懂得保護自己、堅持原則的力量。

 

全書分為多個主題段落,從「你不必改變來適應別人」、「別人的評價不是你價值的量尺」、「真正的善良,是不委屈自己」到「你可以溫柔,但要有力量」。沒有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說教,而是用貼近生活的語言,記錄那些我們習以為常卻不曾質疑的「好人行為」。她提醒我們:善良不是沉默,不是討好,不是委屈求全,而是懂得設下界線、保護自己、活得有底氣。

 

✵ 讀後感:

這是前陣子非常紅的書,在社交平台上,它被無數人引用、轉發,成為一種集體心聲的代名詞。它不只是一本書,更像是一種態度的宣言:在這個容易被誤解、被消耗的世界裡,善良不該是沉默的代名詞,而是帶著力量的選擇。

 

|被利用不是善良,是不敢拒絕的懦弱

當代社會對「好人」的定義,往往是沉默、配合、不惹事。但《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提出的其中一個觀點:真正的善良,不是壓抑自己去成全別人,而是懂得保護自己、堅持原則的力量。

 

有件事我至今仍記得清清楚楚。有次,別的組一位跟我同級的同事發電郵給我,語氣自然地吩咐我幫他打印文件,還補上一句:「我現在有點忙,麻煩你了。」當下我愣了一下,心裡閃過的是—我們組也忙得不可開交啊,為什麼我要幫你?但我還是默默接下來,沒有拒絕。

 

那次我並沒有學會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只是下意識地選擇了「不惹事」。我以為這是善良,是合作,是體貼。但讀完《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後,我才明白,那其實是懦弱,是不敢設界線的表現。

書中慕顏歌寫道:「真正的善良,是不委屈自己、不討好別人,而是溫柔且堅定地活著。」這句話像是為那天的我而寫。我不是不願意幫忙,而是那一刻我應該有權利說:「我們這邊也很忙,可能要你自己處理一下。」那不是冷漠,而是尊重彼此的工作量與界線。

 

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那些我以為是「好人」的時刻。原來,真正的善良不是一味順從,而是懂得在不失禮貌的前提下,為自己發聲。我開始學會分辨:什麼是互相幫忙,什麼是被理所當然地利用。現在的我,依然願意幫人,但不再默默承受。我開始相信:有原則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力量。


|被批評,不代表你不夠好

在《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裡,慕顏歌寫道:「我們沒有必要一邊忍受別人的打擊,一邊獨自難過,我們應該努力把自己的驕傲和快樂,寫在臉上。」這句話我讀了好幾遍,每一次都像是在提醒我:不要再把委屈藏在心裡,也不要再為了迎合誰而低頭。

 

這讓我想起最近自己在工作上感到極度灰心與沮喪。我一直努力配合主管和公司的要求,主動承擔責任,卻換來冷淡的回應和毫無建設性的批評。那些否定不只是打擊我的信心,更讓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我不斷問自己:是不是我太敏感?是不是我不夠堅強?是不是我根本不適合這份工作?越是這麼想,心裡就越難過,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

 

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那些懷疑並不是脆弱,而是一種提醒。提醒我:當你為了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時,你正在慢慢失去原本的模樣。我不該為了別人的好處而犧牲自己的底線,也不必為了被接受而壓抑真實的自己。

 

書中另一句話也深深觸動我:「別人的評價,不是你價值的量尺。」我才慢慢意識到,我一直在用別人的眼光衡量自己,卻忘了問問自己:我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是否還喜歡現在的自己?這本書像是一面鏡子,照出我在職場中為了不被討厭而不斷妥協的模樣,也照見了我曾經的迷失。

直到我選擇離職,才真正明白: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全部。那些同事的話語,不值得我用整個自我去換取認同。

 

這本書讓我明白到:善良不是犧牲,而是有原則的堅持;不是討好,而是懂得保護自己。


 

推薦給所有在職場中迷失過、懷疑過、但仍想活出自己樣子的女性。

 

書摘:

❀你無需把自己擺得太低。屬於你的,要積極地爭取;不屬於你的,也請果斷放棄。

❀ 生活就是一場自己的戰爭,沒有誰可以不去面對人生的殘忍。

❀ 你無法更執着於個人觀念而傷你的人理論,你只能努力讓自己不被打倒。


喜愛推薦:★★★★★

易讀:★★★★★

© 本文由作者【由我的角度看世界】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